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碧水清波绕城流 ——黄石流域综合治理一线见闻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黄石

2024-11-01 09:09 来源: 黄石日报
【字体:

  当参加第十八届湖北·武汉台湾周的海峡两岸嘉宾,兴致勃勃地考察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黄石产业园;当来自全国各地的450名游客,乘坐首趟跨省旅游专列准时抵达黄石,开启精彩的城市之旅……深秋的东楚大地正交织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壮丽画卷——山清水秀、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两组数据可佐证——

  今年前三季度,黄石优良天数累计224天,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9.1%。

  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7.2%、居全省第1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4和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达437.7亿元、增长26.7%,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绿色生态画卷的背后,是黄石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带来的硕果。

  沿江岸线新气象

  长江黄石段的起点——新闸港,与鄂州花湖毗邻,与黄冈浠水县隔江相望。

  从新闸港出发,驾车行驶在宽阔的沿江大道,一条绿色的风光带依水而建,50多万平方米的郊野生态公园展露新颜。

  贯穿新闸社区南北向的新闸港起于鄂州市花马湖,近一半河港位于黄石市境内,河汊连通长江,后被建成连通港,用于排涝泄洪,并在入江江堤处建有港闸,故取名“新闸”。

  新闸港距黄石市在长江的取水点不过几百米,水道直通长江,新闸港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黄石市水源地的安全。新闸社区党委副书记袁丽萍介绍,从20世纪开始,沿岸居民生活用水直排入港,畜禽养殖和种菜污染河道,港道沿线周边小企业、小码头、废品站等肆意排放,再加上当时管网等基础设施不健全,污水全部进入港道,影响用水安全。

  “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我们和鄂州市联手,拆掉非法码头泊位,关停污染企业,同步建设地下管网,对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开展生态修复。”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刘蓬介绍,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如今的新闸港水质已从劣Ⅴ类恢复到Ⅲ类水平。

  从荒草杂生的污泥滩,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诗意景致,在如今的黄石江畔可见可感。

  距西塞山5公里处的夏浴湖,位于河口镇凉山、风波港、二港、石龙头四个村之间,距长江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主河道发源于大王山,湖水从夏浴湖闸、鼎丰闸、合兴闸入江。

  据65岁的风波港村七组组长杨柏林回忆,过去的夏浴湖岸边绿树成荫,湖上白鹭成群,湖水清澈见底,用手捧起来就可以喝,家家户户从湖里担水做饭。

  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夏浴湖不再平静——先是有人养鱼、养鸭,后又有人沿湖岸养猪、办“五小”企业,污水废水直接往湖里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记殷殷嘱托,守护绿水青山。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在10月29日的黄石市新闻发布到基层——西塞山区“深化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夏浴湖慢生活田园景区”发布会上,西塞山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累计投资2.16亿元,实施一系列水质提升和环境治理工程,再现“桃花流水鳜鱼肥”美景,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时代命题——

  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结合“厕所革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动环湖4村拆除旱厕62座,引导环湖49家锻造企业进行技改升级、规范入园发展,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湖体现象;

  融合张志和文化,打造夏浴湖核心区,投入3000万元,实施凉山村美丽乡村、夏浴湖环湖健身智慧步道、花满夏浴湖等重点项目,打造玄真桥、凤凰亭、桃山岛等特色景点;

  引导回乡能人、回乡创业者以及辖区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亲水游乐等“家门口”产业,培育生态型企业15家,建成特色生态采摘园5个、特色垂钓场所6个;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夏浴湖生态研学基地、无动力游乐园、夏浴湖露营基地等4个项目,开发建设集生态农业、休闲垂钓、水上娱乐、篝火露营、民宿旅游于一体的夏浴湖生态园;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河口螃蟹、新港莲子、凉山福柑、夏浴湖黄桃等本土品牌……

  如今的夏浴湖,岸线绿化面积达4.12公顷,湖泊水面面积增加73亩,实现水质从劣Ⅴ类到III类标准的转变,成为集生态保护、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空间,碧波荡漾、鱼儿欢游、白鹭逐水的慢生活田园景区初具雏形。

  青山绿水相辉映,再踏层峰望眼开。一串串数据,既是城市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有力见证,也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前三季度,黄石市5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Ⅱ类,优良水体(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100%;11个省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0.9%;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现Ⅲ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100%。

  入江支流清凌凌

  黄石大道和新港大道连接处,就是黄石市域最大湖泊入江口——大冶湖入江口。

  大冶湖系长江一级支流,界跨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下陆区和开发区·铁山区,由西向东在四顾闸处汇入长江。

  在10月17日举行的大冶湖“八月膏”长腿蟹上市新闻发布会上,市东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总经济师李飞介绍,今年首次在大冶湖引进放养了中华绒螯蟹优质蟹苗300万只,预计年产量150吨左右。“八月膏”长腿蟹依靠生态养殖,成熟时间较传统河塘养殖模式要略晚10至15天左右。

  10月底,“八月膏”长腿蟹已经到了捕捞期。在湖心放下地笼,一只只青背白肚、体大膏黄、腿长肚圆的大闸蟹渐渐浮出水面。市东楚投资集团大冶湖公司董事长李从玉说,如今的大冶湖拥有丰富的藻类、水生昆虫、鱼虾等多样天然饵料,为螃蟹自由增殖、生态育肥提供了优良的天然生长环境,培育出大冶湖螃蟹“鲜甜香嫩”的独特肉质口感。

  然而,和现在蟹肥水美、鱼跃虾欢的大冶湖相比,过去的大冶湖曾因废水排放、围网投饵,造成局部区域水质恶化到了劣Ⅴ类。

  为了保护这片湖泊,黄石以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磊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山南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等项目,促进大冶湖水质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国控断面大冶湖闸、省控断面大冶湖磊山湖湖心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出现水质变化第一时间预警,督促相关辖区开展排查整治。

  为完善大冶湖生态补偿监测通报机制,市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定期对大冶湖流域生态补偿24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通报。

  经过8年多的生态养殖和渔业实践,大冶湖水质成功从2016年的全湖Ⅳ类、局部劣V类提升到以Ⅲ类为主、局部Ⅱ类。

  生态修复做“加法”、综合整治做“减法”,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重构绿色生态。

  良荐河是富水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全长16.5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阳新县白沙镇、陶港镇,经赛桥南湖、下司湖后流入网湖,汇入长江。

  “在我小时候,枫树下村小桥流水、风景如画。”在阳新白沙镇枫树下村,82岁村民刘志明谈起良荐河,脸上洋溢着笑容。

  枫树下村是良荐河的源头,这里曾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在当地,村民们习惯称良荐河为“长乐港”,周边区域被称为“长乐园”。

  曾经一段时间,村里的旱厕与长乐港相通,生活污水也都直排入港,河港中散发出难闻的臭味。“这样的环境怎么行?”说到这里,老人皱起眉头。

  不久前,良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刘志明很快看见了变化。“有了分类垃圾桶,人人都参与进来,旱厕拆了,污水不进河了。”刘志明笑了。

  治水更要截污——河流源头的枫树下村有序设置分类垃圾桶,阻断污水入河路径;河中游的白沙镇五珠村,陆续拆掉破旧、闲置的土坯房和旱厕,开辟小菜园、小花园;河下游的白沙镇朱应村上方湾,崭新的柏油路干净整洁,一道道竹篱笆围出村庄新风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成了良荐河沿线村庄群众的行动自觉。

  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4535万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建设小型化、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81座。

  好水带来好光景

  长江黄石段的最后一个监测点,也是长江湖北段的最后一道关口,是位于阳新县富池镇的中官铺断面。

  “整个长江黄石段水质的优劣与其息息相关。”阳新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闻峰介绍,中官铺断面东北侧是黄冈武穴、东南侧是江西瑞昌。

  在这个市与市、省与省的交界处,黄石市突破传统属地观念,联合武穴市、瑞昌市,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坚持流域统筹、单元控制、底线保障、系统均衡,统筹左右岸、上下游、水中与岸上等因素,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流域治理的成果。

  富水入江口南岸,走进位于猪婆湖旁的港下村,黑色柏油路和两边金黄的稻田将村庄装扮成了彩色的画卷。

  港下村曾因“家里有矿”闻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港下村因为开掘矿产资源留下了沉重的生态欠账。面对满目疮痍,港下村人喊出“再不能靠矿吃饭了”的铮铮誓言。

  转型之路是痛苦的。从“地下”到“地上”,村里先后尝试过大棚蔬菜、花卉苗木,因种种原因都没成功。后来有村民尝试办起桑葚采摘园,没想到一下子火了,还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

  曹益群和曹益斌兄弟俩就是受益者。兄弟二人此前靠开渣土车谋生,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二人回乡种上杨梅、枇杷、石榴等果树搞采摘,还开起了农家乐。“每年5月开始,果园里的水果就被采摘一空。”曹益群感慨道,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不再担心没货拉“放空车”了。

  港下村还以资源入股,引进专业公司,围绕港下村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铜矿遗址、阳新到江西的古茶马古道、岳飞练兵铸剑的古遗址等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

  如今的港下村,用丰盈的集体收入为村民购买社会保险,发放老年补贴,兴办老年幸福食堂,真正实现了“幸福乡村”。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黄石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走进黄石欣益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益兴电子”),厂区大门旁的放流生态鱼池里,一条条金鱼在池中自由嬉戏。

  欣益兴电子是黄石PCB重点企业,目前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是手机HDI板及IC封装载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电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在芯片制造和电路板生产环节。”欣益兴电子相关负责人贾魁介绍,每生产2克的芯片就要消耗约32升的水,每生产一张12寸的硅片需要8吨左右的水。

  为节约水资源,欣益兴电子投资2200多万元建设源头分类收集和废水末端回收系统,年可节约自来水约32万吨,大幅提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废水排放,每年产生综合效益约300万元,“门口金鱼池的水,就是我们实现废水处置利用的成果。”

  “碧水蓝天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新的生活环境,也为我们企业带来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贾魁说。(记者 易木生 梁坚义 黄醒尘)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