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办。共吸引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集体亮相。大冶特钢携明星产品首次亮相,展示在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创新成果。
在“寸土寸金”的珠海航展会场,大冶特钢在兵器展区对面的12展区盛装亮相,将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特种不锈钢等展品组合陈列在90平方米的展台区域,以实物、模型、展板、视频等形式,重点介绍大冶特钢“两高一特”产品在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在大冶特钢展台的中间位置,一份2020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格外醒目。这是大冶特钢历史上获得的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获奖项目历经十余年产学研合作研究,针对传统电渣重熔技术耗能高、氟污染严重、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大单重厚板和百吨级电渣锭无法满足高端装备的材料需求等问题,创新开发了绿色高效电渣重熔成套装备、工艺和系列高端产品,形成2项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电渣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国内数十家企业应用,生产出的高端模具钢、航空轴承钢、发动机叶片钢等产品,满足了我国航空航天、高铁、能源、石化等领域对高端材料的需求。
航空航天事业是我国的战略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制高点。大冶特钢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深耕于特种冶炼、锻造、特种无缝钢管轧制等技术研究及应用,在航空航天产品研发生产方面积极探索,研制了航空起落架用锻材、航天用无缝钢管、航空轴承用棒材等多款“明星产品”。
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从舱内到舱外,从地球到月球……50多年来,大冶特钢始终在我国航天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自主研制的特殊材料助推多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施546次发射,不仅将一颗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而且为运载火箭着陆添利器。今年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飞任务配套的回收着陆缓冲系统,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核心系统,国内首次在空中实现了“飞行锁定、空中展开、触地吸能”技术验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据了解,该着陆装备某核心系统制造采用了大冶特钢生产的某牌号中厚壁无缝钢管和锻材。
从独家生产的高温合金旋压管,到国内先进的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特种不锈钢,大冶特钢研制的一系列高精尖产品,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1月8日,大冶特钢航空起落架用A100钢棒材和锻件规范及设计许用值建立实验报告获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正式批复,成为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起落架用A100钢棒材唯一合格供应商。
大冶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文学表示,近年来,大冶特钢投资近30亿元引进国际先进的特种冶炼、锻造、热处理、理化和无损检测等装备,已陆续完成材料及锻件批次稳定性、质量均匀一致性、全面性能以及零件及起落架加工工艺验证和静力落震疲劳考核验证,完成了装机评审,已进入批产供货阶段,大大缓解了起落架关键材料供应瓶颈。
珠海航展是集中展示中外航空航天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的重要窗口,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刘文学看来,“众星云集”的航展并非“掰手腕”似的竞技场,而是大家“手拉手”找伙伴的大舞台。大冶特钢期待通过航展与更多不同领域的企业或机构加深交流,共同为市场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讯员 朱友松 记者 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