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月,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6项月产指标刷新历史纪录,顺利实现“开门红”:大棒厂750机组生产量、中棒厂生产量、扁棒厂生产量和入库量、460钢管厂生产量、棒材事业部生产总量分别突破历史新高;专项品种交付能力持续增强;模铸电渣合同完成率100.22%、“两高一特”完成率110.96%、冷拉材完成率122% 、高锅管完成率101.44%。
抢下蛇年销售第一单
“新年抢到第一个大红包,开门红。”6日,大冶特钢销售总公司东北公司业务经理余国洪笑吟吟地说,除夕夜阖家团圆看春晚时,不耽误他抱着电脑抢下公司蛇年新春第一单。下订单、追进度、查物流,全畅通的产销研系统,让他拎个电脑就能搞定一切。
“盯着产品入库,赶紧申运、配车。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已发出去200多吨。”余国洪介绍,这些轴承钢材料,将运往大连,加工成铁路轴承。“公司卖到东北的,都是1万多元一吨的拳头产品,带款提货。”服务的客户产销两旺,也让余国洪对2025年产品销售充满信心。
“对方舍近求远,是看中我们的产品质量稳定、服务到位。”余国洪很骄傲,深耕东北市场21年,他不仅和客户的销售人员熟,还和公司的生产、技术部门都有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和需求,与客户进行深度对接。
大年初一忙出差
6日早上6点,出差8天的大冶特钢转炉厂点检员谢军回到黄石。他的任务圆满完成——渣罐车调试完毕,15日即可发货。
大年初一,谢军顾不上与家人团聚,就踏上新征程。他赶往河北秦皇岛,守在渣罐制作第一线,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谢军是机械工程师,在点检岗位上奋斗了39个年头,10月份即将退休。逢年过节,他总是主动申请留下来值班,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让给其他员工。
今年初,炼钢事业部紧锣密鼓推进的钢渣处理项目遇到瓶颈。这是大冶特钢深化环保超低排放改造,创建超低排放改造及环保绩效A级配套项目之一,项目能不能如期完工,渣罐车按期回货是关键。春节期间,必须有人到秦皇岛现场跟踪督促进度和质量。
“我即将退休,以后多的是时间和家人相聚,我很珍惜在厂在岗的每一分钟。”谢军主动揽下这项任务。一到秦皇岛,谢军白天在工厂跟进度,晚上回宾馆整理当天生产数据、向公司汇报项目进度、与制作厂家沟通协调,确保每一个环节按时推进。
守望炉火过新年
5日深夜,大冶特钢炼铁厂越夜越火热。
“除尘阀门已开启。”随着炼铁厂炉前班长马昌话音刚落,炉前工易道国按下开口机按钮。“哒哒哒……”旋转的转头不一会儿就将铁口钻开。铁水顺着沟槽奔流而出,浓烟升起。“唰啦啦……”铁水沟除尘梭门立马被易道国关上,随即各个观察孔全关上了盖板。
“除尘效果好不好,我们炉前工最有发言权。”马昌说。
在主控室,值班工长曹龙收到生产科发来的邮件:“转炉生产特种钢,铁水质量必须满足转炉需要。”曹龙和值班员经过精确计算:“燃料比上调1.5㎏,二元碱度上核0.02倍。”“喷煤量增加0.5吨/小时,确保炉温稳定。”……对于高炉来说,最难的莫过于在复杂多变的工况下精准拿捏每一个参数细微的变化,既要保证高炉所需的风温,又要合理使用煤气,降低成本。
“炉火映初心铁水筑匠心”“炼铁勇担当逐梦新篇章”,高炉炉台上,一副红彤彤的春联映照出炉前值守员工的心声。(记者 肖琼 通讯员 朱友松 实习生 王恩赐)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