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东(右二)和大冶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讨论春耕种植情况
随着气温回暖,春耕备耕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在黄石地区,广袤的田野正在从寒冬中苏醒,备种、运化肥、整修农机等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从“扛锄头”到握“方向盘”,现代化农业的春风正吹绿大江南北,更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模式“抱团”闯市场。
农业高效增收的背后,是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春耕备耕关键环节,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走访式”监督,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的惠农补贴都拿到了吧?”“今年的早稻种子准备得怎么样?”11日上午,大冶市纪委监委与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来到金湖街道程湾村黄闻湾勤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与理事长程丽军唠起了家常。
“去年的稻谷补贴和社会化服务农资补贴,加起来有近20万元。”程丽军掏出手机,高兴地盘点着补贴到账情况。
程丽军是“农二代”,自幼跟着父辈种粮食,从当初一家耕种6亩地,到如今的合作社,通过租赁、流转土地等方式,管理的土地面积已超过2000亩,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合作社有5名主要成员,单靠人力肯定种不了这么多地,现在主要靠大型农机,还有北斗智慧系统,才不会让田地抛荒。”程丽军告诉记者,现在种地把稳“方向盘”比“扛锄头”更重要,因为从育苗、插秧、施肥、病虫害管理到收割,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从地面到空中,都是‘机械军团’,拖拉机、收割机在田里跑,无人机在空中施肥撒药,就连插秧,也是在大棚里育苗过后,由农机直接将秧苗种到地里,很快就能在田里织出一张绿色地毯。”
现代化农业不仅唤醒了田野里的春天,更带来了机制的创新。
在刘仁八镇农机技术服务中心里,主任刘平东正在和社员一起,检修各种农机设备,为春耕工作做准备。本月底,该中心将联合周边4个合作社,成立一个新的合作联社。“合作联社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可以汇集更多的农机设备和农业人才抱团闯市场,为了扩大规模,我们刚刚新增了4台无人机,不仅满足了本镇需求,还能够服务周边地区。”
不论是惠农政策、惠农资金的落实,还是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都有纪检监察机关的常态化监督为其护航。
“连续6年,我们始终聚焦农业领域开展常态化监督,保证各类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守牢安全底线。”大冶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斌介绍,惠农政策是农民群体关心的焦点,尤其是春耕备耕工作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与保障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明察暗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惠农补贴发放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资金发放是否到位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精准监督,最大限度保证生产安全高效。(记者 曾丽妮 胡靖/文)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