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湖北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 做好“表面”文章 补齐产业链条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黄石

2025-02-18 09:25 来源: 黄石日报
【字体:

  14日上午,下陆区湖北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所在园区302厂房内,湖北嘉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调试设备,一条高效自动化的电镀循环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该项目在2025年第一次项目拉练中,项目现场评分排名第二。

  总投资10亿元的湖北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位于长乐山工业园,主要配套服务华中地区铜精深加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金属表面电镀加工需求,专业服务涂装类、电镀类、转化膜类及军工类等各类表面处理企业,可建设镀铬、镀镍、镀锌、镀铜、阳极氧化及电泳等数十种电镀生产线。

  “这个园区一共建了10座标准生产厂房,还有电镀废水处理中心,配套服务能力更强,产业集群化更发达。”湖北嘉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学政说,该公司依托园区能更快融入武汉城市圈,不仅物流运输便捷,大大减少交付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围绕武汉车谷汽车产业集群,还能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表面处理被誉为“工业之母”,工业制品必须经过表面处理才能达到耐蚀性、耐磨性或其他特种性能要求,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调研数据显示,全省制造业表面处理加工需求产值约为15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产能严重不足,尤其是武汉都市圈内缺乏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表面处理园区。市委、市政府进行充分的产业论证和选址论证后,2023年8月,一座高标准高水平的表面处理产业园在长乐山工业园启动建设。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看。长乐山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熊伟介绍,为推动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该区创新采取“用地清单制”审批,核发了黄石市首张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在公开供应土地前完成区域性统一,用“硬服务”刷新了项目审批的“下陆速度”。

  表面处理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下陆区坚持“围挡内的事企业办,围挡外的事专班办”,主动赴省生态环境部门上门争取污染物排放指标,提请市级专题会调剂全市减排量以保障项目所需,同时配套建设电镀废水处理中心,紧邻园区的地段还建成了该区首个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不到15个月完成全部建设,创造了下陆区省级重点项目建设速度最快的记录。

  “3月将进入量产阶段,各类零配件表面处理年产能可以达到1000万支。”在翊腾电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汽车零配件经过生产线清洗、镀锌、转运等环节完成了表面处理。年前,该公司总经理涂桂生还在为项目需要跑手续而影响年后快速投产发愁。下陆区发改局等专班成员单位了解上述情况后,及时前往该公司总部所在的江苏昆山面对面沟通。春节期间,该区多个部门“服务不打烊”,为翊腾电子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原本需要2个月的手续审批时间缩短到了半个月。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如今,7家来自湖北周边省市的企业已入驻湖北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园区并全面复工。翊腾电子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成为园区首个投产项目。

  “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下半年一期招商入驻率超过70%,为二期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项目运营方、湖北长投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谢柳表示,将发挥长江产业集团金融板块优势,为入驻企业引进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于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给予入园企业全方位支持。

  据了解,湖北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武汉都市圈内集中规范化表面处理产业园的空白,极大提升武汉都市圈制造业供应链配套能力,加速推进黄石市铜精深加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轻工五金等产业完善链条。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0亿元,年税收约1亿元,带动表面处理上下游投资不低于20亿元,带动就业不低于500人。(记者 汪涛 徐锦博 通讯员 姜芸婧 吴连芳)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