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分包经营让茶场增收又增绿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黄石

2025-02-24 09:34 来源: 东楚晚报
【字体:

  “虽然去年下半年干旱,但今年开春雨水好,应该有个好收成。”2月21日,阳新县龙港镇金竹尖茶场,站在茶垄间,承包经营户张绪军蹲下身子看了茶树长势笑嘻嘻地说。

  金竹尖海拔677米,为龙港境内最高峰。它东携茗山,西牵石下煤山,北眺龙燕老区旖旎风光,南瞰通山三源、武宁泉口、瑞昌肇陈数镇烟霞,有“一脚踏两省,两眼观四县”之说。

  龙港镇副书记邢国和介绍,在阳新县及鄂东南一带享有声名的金竹云峰茶就产于金竹尖,据传在宋代,金竹尖的“白毛尖”被列为贡茶。上世纪80年代,金竹尖茶场成功创建“金竹云峰”品牌,因常年生长在海拔600余米的山上,吸收山上云雾,天然香味特别。

  张绪军的家位于山下白岭村十八组,这个小组的村民祖祖辈辈以种茶为生,至今仍有20余户茶农。“我父亲种茶的时候,金竹尖可红火了。”张绪军说道。

  后来,茶产业日益萧条,许多人离开茶场另谋生路。2006年,金竹尖茶场开始分户管理。所谓的分户管理就是有意愿种茶的可以从茶场承包一片茶林,做好种植和采收管理,由茶场统一收购、加工和对外销售。

  “这就好比分田到户,打破了大锅饭,提高了茶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收入。”金竹尖茶场场长张志强介绍说,虽然金竹尖的茶叶种植面积不大,但地理环境好,高山茶的茶叶产量不高,但品质上乘,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价格也可观。

  金竹尖地势高,却从未因干旱受灾。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除了自然降雨,露水成了茶山的“第二水源”。

  近些年,在各级政府部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一些扎根当地的村民纷纷重返茶山。金竹尖现有茶叶种植面积400余亩,茶农20余户,其中包括张远光、张绪军等种植大户。去年年底,茶场又在山顶新栽了100余亩“鄂茶一号”。

  如今,金竹尖茶场主要加工绿茶,少量加工一些红茶。清明前,绿茶可以卖到700-1000元一斤。当地茶农表示,如果管理得好,排除气候灾害因素,一亩茶叶收益在1万元左右。

  因为该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每到春季,一排排绿油油的茶树也成了群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志强认为,一直以来,茶场在提高种植、管理技术的同时,确保茶叶质量,金竹尖出去的茶叶无论是绿茶还是红茶口碑都不错,这也是茶农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李肆)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