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气温回升,鲜花绽放,这也意味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季节又来了。24日,记者从黄石市第五医院了解到,近期因花粉过敏就诊的患者较平日有所增长,专家提醒市民需科学认识过敏症状,做好防护措施。
3月以来正值花粉过敏高发期,黄石市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内,因鼻塞、眼痒等过敏症状就诊的患者占当日就诊人数的三分之一。该科主任李军介绍:“今年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柏树、柳树等风媒植物花粉季较往年提前约一周到来,导致过敏患者就诊高峰也提前到来。”患者陈女士表示:“每年春天都鼻塞、眼睛痒,打喷嚏流涕不断,今年天气暖和,症状来得更快了。”
由于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过敏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不少人会将二者混淆。李军介绍:“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痒咳嗽,极少伴随发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病毒感染症状,且持续时间长,可达两到三周;而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一周内可缓解。”
黄石第五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张超补充:“花粉过敏症状因接触部位而异,累及结膜可致眼痒充血,累及咽部则引发咽痛喷嚏,严重者可能出现喘息等哮喘症状。”
针对花粉过敏防治,专家提出“预防-控制-治疗”3级应对策略。“预防为先,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5点花粉浓度较高时段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护目镜,归家后及时清洗鼻腔、更换衣物。”张超建议,“既往有过敏史者,可在花粉季前规律使用预防性药物。”
其次,要做到规范用药。对于市民担心的激素类药物安全性问题,李军明确表示:“鼻用激素剂量微小且局部作用,多项研究也证实了其安全性。”他提醒,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组胺药、氟替卡松等药物。
东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邓荣霞表示,基层医疗机构已建立过敏原筛查机制,可进行初步诊断并转诊。(记者 刘莹 实习生 陆子涵)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