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一架载药60升的植保无人机盘旋升空,沿着团城山公园滨水樱花带,将雾状药剂精准喷施在植株上。通过远程监测屏幕,可以清晰看到无人机在预设作业区域的作业状态、材料余量等详细信息。
这是我市园林部门首次启用无人机对管辖范围内的团城山公园、柯尔山白马山公园、磁湖西北岸、桂花湾广场等7个公园绿地实施全域精准施药,以智慧化科技助力探索“科技管养、智慧管养”新模式,用实际行动守护城市“绿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黄金时期。市园林部门抢抓植保先机,启动春季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针对柯尔山公园2.4万平方米海棠园区和2万平方米樱花谷园区,以及全长2.5公里、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团城山公园滨水樱花带等区域。
本次作业采用百菌清悬浮剂和噻嗪高氯氟两种药剂进行春季病虫害防治,既能高效杀灭越冬虫卵和病菌,又具有低残留、不污染环境的优势。
“使用无人机作业,能够有效覆盖城区内的各个角落,确保每一片绿地都能得到有效的病虫害防治。通过调整飞行高度和速度,实现精准施药,还可以使人远离施药环境,避免中毒的危害,真正达到人药分离、安全环保。”团城山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喷洒作业将贯穿全年,春季(3—5月)重点防治蚜虫、蚧壳虫及白粉病,夏季(6—8月)控制刺蛾、尺蠖等食叶害虫及红蜘蛛,秋季(9—11月)清除蛀干害虫幼虫及叶斑病,冬季(12—2月)消杀天牛幼虫、介壳虫卵及病菌孢子,结合清园、涂白、诱杀等综合措施。
园林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发现无人机正在道路上空洒药,请注意避让,确保自身安全,若不慎沾染,请立即用清水清洗。(记者 丁欢)
编辑: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