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44家企业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黄石

2025-05-12 09:06 来源: 黄石日报
【字体:

  五月的西塞山工业园区,热烈的阳光洒下来,发展气场在升腾。

  9日,走进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化学”)智能化生产车间,巨大的回转窑将铬铁矿“吃干榨尽”。这家占据国内铬盐市场半壁江山的企业,产品应用于1300多种工业门类,远销60多个国家。

  近年来,振华化学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投资2.9亿元实施了废渣循环利用项目,曾经需要特殊防渗处理的危险固废,如今经多道工序提炼后,竟能100%转化为新产品。

  “如今,我们正将铬化学优势延伸至新能源领域。”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振华化学全球领先的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这项突破有望重塑新型储能产业格局。

  这是西塞山区保持冲劲、鼓足干劲、增强后劲,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工业强区的生动缩影。

  在黄石法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检室内,气相色谱仪显示屏上的99.9%纯度数据格外醒目。这个超越中国药典和欧盟药典标准的数字,让企业生产的痛风药“别嘌醇”成功打入欧盟市场。

  当前,黄石福尔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地喹氯胺”正处于临床试用阶段。这是一种类似于金嗓子含片功效的口服药,是该公司4项发明专利后的又一创新成果。

  创新生态催生“雨林效应”。在“专精特新”政策的培育下,西塞山区已涌现18家省级小巨人企业,其中44家企业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我们正在打造‘高校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创新闭环。”西塞山区科信局局长程锐介绍说,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已推动12家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借力这种“政策+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持续优化全区创新生态,使辖区研发投入强度连续3年保持15%以上增速,促使科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江涛拍岸,创新潮涌。西塞山下,全国第二大特钢生产基地与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翼齐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书写传统工业城区向科技创新高地跃迁的生动篇章。(刘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