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汉城市圈,如何打造各路人才“集聚地”?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科技同兴

2021-12-31 20:19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9月25日,2021年秋季大学生集中式巡回校园招聘首场活动在华中科技大学西区体育馆启动。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摄(资料图片)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一份“各地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统计排名,将国内50多个城市人均教育水平大起底——

  截至2020年,武汉每10万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高等教育学历人口就有33867人,仅次于北京、南京和上海,居全国第四位,与上海33872人的“保有量”几乎并驾齐驱。

  换言之,武汉上千万常住人口,近33.9%都受过高等教育,也是该榜全国排名前五的城市中,唯一一个中部城市。

  武汉的人才和教育优势,已出现“溢出效应”,开始扩大成为武汉城市圈的集体优势——

  2020年,武汉城市圈常住人口3198.74万人,在校大学生131.5万人,平均每25人里,就有一个大学生。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首先要“驱动人才”。

  武汉城市圈建设全国重要增长极,如何在“惟楚有才”的先发优势下,“圈”住人才,帮助他们绽放梦想?

  留得住!武汉连续4年人才净流入

  

  9月25日,2021年秋季大学生集中式巡回校园招聘首场活动在华中科技大学西区体育馆启动。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摄(资料图片)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11月18日,随着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湖北以新增8人、院士总数达81名的优势储备,在全国名列前茅,并在中西部地区遥遥领先。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科教资源最集中的地区。“火车头”武汉,是全国为数不多集区位、人才、产业、科教等优势于一身的特大中心城市,位居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2020年,武汉城市圈高校数量为103所,应届毕业生超过37万人。

  无论是高校数量、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在校大学生数量还是应届毕业生数量,武汉城市圈都可圈可点。

  2017年以来,武汉已连续4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

  人才流入,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对人才“引得来”的能力。人才净流入,更彰显“留得住”的能力。

  2017年至2020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139万人,其中落户大学生64.6万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的计划,实际上只用3年就实现了。”武汉市招才局相关负责人称,截至2019年,新增留汉大学生达到109万。

  如果说大学生检验的是一个地区吸引人才的“软实力”,那么高素质的科技人力资源“保有量”,就是国际公认的人才“硬实力”。

  2020年,武汉城市圈规上工业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R&D人员)数量,达97513人。该指标与研发经费支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专利授权数等指标一道,均被纳入区域经济体的主要经济指标。

  人才创新的集合效应,正在武汉城市圈悄然发生。

  “这条大走廊,连接着我的梦想与家乡”

  

  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的仿生建筑“马蹄莲”。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资料图片)

  带着华尔街“光环”归来的“85后”创业者全琎,是今年华创会上最具代表性的“新侨”之一。

  2007年,全琎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燃料电池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控制等开发。随后,他进入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华尔街标准普尔公司全球总部任职。

  如今,全琎已回国创立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氢能技术产业化。

  11月,湖北光谷实验室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联合宣布面向全球招聘科学家。

  12月,光谷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在东湖科学城揭牌,一体化受理外国人停(居)留证件、永久居留、临时住宿登记等业务。

  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创新“发动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光谷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与常住外籍人员,已达1.9万人。7000多个海外人才团队在此创新创业,覆盖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侨”增长速度居中部第一。

  “大龙头”拥抱世界,“小老虎”虎虎生风。

  在黄石,已有100多家企业与30多家武汉高校院所进行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一大批武汉知名教授受聘担任黄石产业技术发展首席专家、企业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副总。

  在黄冈,110家企业同样与武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对接,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27个,引进省级科技副总16人、博士后服务团15人、科技特派员93人,实现人才共享,协同创新。

  天门与武汉共建起中国光谷(天门)科技城、天门科创孵化园等一系列研发平台,目前已有58家企业与武汉高校院所结对合作,其中15家共建研发中心。

  “打武汉牌走昆山路”的仙桃,促成8家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企校合作,此外还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

  今年10月,江苏瑞科生物与深圳瑞吉生物,在武汉光谷组团设立研发中心及产业基地,并就地成立合资公司瑞科吉生物,联合开展mRNA疫苗及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3个项目,总投资62.5亿元,从见面到签约,仅1个月。

  瑞吉生物创始人胡勇是鄂州人。2012年,他回武汉创业。

  “回到光谷考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乡音,陌生的是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胡勇感叹,“这条回家的路,已成了横跨5市的科技创新大走廊,连接着我崭新的梦想与家乡。”

  院士博士干部在“圈”内有效流动

  

  武汉光谷生物城,优睿赛思(武汉)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吴海博士在B细胞培养实验室进行B细胞原代培养。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摄(资料图片)

  武汉人才总量超过285万。除了两院院士,还有655名国家级重点领军人才、690名省级专家,以及8000多名市级专家人才。

  为增强武汉人才在城市圈区域协同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我省将每年从武汉安排20名院士专家、20名科技副总、30名博士服务团、20名科技特派员等,对圈内城市开展技术支持,营造人才、资本、技术一体化布局的创新创业生态。

  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培养工程同步启动,城市圈各市发改、规划、交通、城管、城建、环保、金融、科技、文教、企管、招商等方面人才互相挂职。

  截至目前,我省共向武汉城市圈选派164名院士专家、82名科技副总。同时,还从全省高校、企业中,选派25名优秀科技人才,到圈内担任市县政府科技副职,推动地方科技创新。

  发展动能的变化,决定了人才战略的变化。

  8月,湖北省出台《关于加强人才发展激励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16条政策条条真金白银: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产生重大驱动效应的人才项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推行“举荐制”选拔青年人才;对在湖北自贸区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政府补贴……

  为增强原始创新硬实力,对在基础研究、重点学科和重点产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顶尖人才及团队,开辟专门通道,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未来5年,湖北计划引进培养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创业领军人才,并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及青年科技人才的重点支持,推进不同层级、不同梯次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在生产力中,人是最积极的因素,如何“驱动人才”,却是一道制度、改革和思想出路的考题。

  紧密围绕科技强省的创新蓝图,武汉城市圈人尽其才,逐梦新时代!

  【人才故事】

  赵勇押上全部家当归汉创业

  都说五十知天命,赵勇在他踏入51岁的2021年,做了一个“搏命”的决定:创业。

  这个决定,令整个行业为之一震。因为他放弃的身份是TCL集团副总裁、武汉华星光电总经理。

  作为中国显示面板领域的顶级职业经理人,赵勇曾带领武汉华星光电一万多名员工,建起t3、t4两大面板厂,为光谷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立下汗马功劳。

  他给新公司取名为武汉新创元半导体有限公司,瞄准方向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IC载板,相当于芯片的“地基”。

  “新创元,倒过来念就是原创新,将来我们就要靠自主创新取得竞争优势。”他说,他把这些年所有的股权、期权激励都折了现,再加上积蓄,全投进去了,“这是我第一次创业,押上了全部身家。”

  获悉赵勇想创业,多个企业和城市纷纷提出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争夺他。有的企业开出3倍年薪,请他掌舵;有的城市甚至提出,只要他的项目落地,直接给上亿元资金支持。

  赵勇却低调地将户口从深圳迁到武汉,买房安家,从此成为真正的“新武汉人”。

  ——为什么是武汉?

  在被问到影响他作出选择的最关键因素时,赵勇脱口而出:“一是产业,二是人才。”

  武汉东湖高新区招才局局长余季生说,在人才的金字塔结构中,不同层级的人才所需要的支持是不同的。对大学生等年轻人才来说,城市的吸引力主要是就业空间、落户便利度和房价等;对中高端人才而言,更看重的是发展空间,包括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平台、薪酬等,“像赵勇这类顶尖人才,他们在意的,是这座城市能不能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专家访谈】

  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

  人才是武汉城市圈极其重要的资源禀赋

  “对武汉新一轮发展来说,武汉城市圈是一个有力的依靠和抓手,而人才是武汉城市圈极其重要的禀赋和源泉。”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说。

  他认为,武汉的综合条件非常好,沃野千里、人才济济、九省通衢、工业基础雄厚。武汉高校云集,学科门类齐全,几乎所有专业都有,因此基础人才、科研人才实力非常雄厚。

  他说:“当别人还在‘抢人’时,武汉早已是人才聚集地,只要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人才,就能成为武汉最大的优势。”

  留住人才的基础,在于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产业和人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没有人才,产业发展不起来,没有产业,就留不住人才,因为人才需要载体,不能悬空。”他认为,只有产业与人才双向启动、双向奔赴,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近年来,武汉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包容。”尚重生说,留人才的关键在于为人才提供更多成长土壤。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必将为人才提供更大舞台,进一步放大对人才的吸引力。

  (湖北日报 记者李墨 朱惠)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