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聂杨 通讯员田野) 6月27日,湖北支点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湖北经济学院举行。来自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黄鹤楼酒业等政府、学术和企业界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出谋划策。
湖北支点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湖北经济学院 供图
本次会议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省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主办,以“数智服务创新,赋能支点建设”为主题,旨在探讨湖北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湖北支点建设。
演讲环节,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二级巡视员、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共政策学者杨尚宝,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春平,湖北省经济学会会长邹德文,广西财经学院原校长夏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等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主旨报告,从不同角度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杨尚宝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程,提出应从提升认知水平、加强战略规划、强化政策引导、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落实人才战略、建立标准体系、推进“三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等八个方面综合施策,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效能。
杨尚宝作主旨报告《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湖北经济学院 供图
钟春平详细解释了数字技术到数字经济及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外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他提出,数字经济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并由此带动产业的发展及经济增长,其中产业如何发展是关键。钟春平重点解释了大模型技术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并举例说明在农业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呼吁加强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发,特别是算法创新。
钟春平作主旨报告《数字技术、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湖北经济学院 供图
“湖北是支点,长江经济带就是杠杆。”邹德文从实践和路径层面对湖北战略支点建设的力学体系和协同机制进行了阐释,重点分析了“51020(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61020(每年6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1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2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71020(7所高校建设世界一流高校、10个省属高校学科进入全国‘双一流’、建设20个特色优势学科)”产业、技术、学术体系的优化逻辑。
邹德文作主旨报告《七大战略与七个能力:构建湖北战略支点的力学体系与协同机制》。湖北经济学院 供图
夏飞以向海经济与广西战略支点建设间的逻辑关系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向海经济的内涵与战略价值。他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向海经济,特别强调要“释放‘海’的潜力,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夏飞提出,广西和湖北战略支点建设未来可从多领域深化联动,如科创协同发展、强化生态合作、共建交通枢纽,促进桂鄂双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
夏飞作主旨报告《着力发展向海经济,打造开放发展战略新支点》。湖北经济学院 供图
秦尊文结合武汉实际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武汉东北部发展不足,亟需“东北振兴”,打造继光谷、车谷、网谷后的第四大创新极,加快星谷建设。他从拓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及发射产业、扩大高端服务业规模、发展智能算力产业四个方面,为武汉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助力湖北支点建设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秦尊文作主旨报告《加快建设中国星谷,推动武汉东北振兴》。湖北经济学院 供图
会议还举行了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创新联盟(湖北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仪式。该联盟的成立,将促进湖北服务业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与技术支持。
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创新联盟(湖北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启动仪式。湖北经济学院 供图
此外,湖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曾若雪对新书《崛起:支点的力量》进行了推介,该书深入解读了湖北支点建设的内涵与实践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参考。
本次恳谈会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在湖北省支点建设的大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发挥湖北的产业基础与科教资源优势,加快数智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为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支点作出更大贡献。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熊展平 见习编辑 冯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