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潜江:春潮涌动风帆劲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潜江

2024-02-26 15:06 来源: 潜江新闻网
【字体:

  春潮涌动风帆劲——潜江加快建设全国虾-稻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纪实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全力加快建设全国虾-稻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这是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动员令。

  闻令而动。从市农发集团到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从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到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从潜网集团数字化网络平台到各信息发布站,从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到4万余养殖农户,他们风劲满帆,纷纷行动,恰如即将来临的滚滚春潮。

  抢抓“大机遇”

  为促进全省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出台了《支持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落实“虾十条”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市作为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打造小龙虾养殖全国样板区。

  天气严寒,记者来到位于后湖管理区的全国虾-稻特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前湖“四季有虾”项目实验基地,眼前却是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为了保障阳光棚、展示房及其他配套工程尽快完工,施工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

  “我们聚焦落实‘虾十条’重点工作,科学合理制定了施工计划,建设小龙虾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良种选育繁育基地、立体模式试验示范基地、‘四季有虾’试验基地,目前‘一中心三基地’基本建成。”市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及示范推广项目负责人李远义说。

  作为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和主力军之一的市农发集团,坚持把全方位服务“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作为主责主业,在落实省“虾十条”上当先锋、打头阵,稳步推进虾稻全产业链“量、质、效”升级。

  全城“大合唱”

  破冰、放笼、提笼、收虾。昨日,在后湖管理区关庙社区的一处大棚里,养殖户梁怀清望着一筐筐鲜虾,笑得合不拢嘴。

  冬季有鲜虾,是我市抗寒虾苗选育繁育的一次重大创新。小龙虾本是喜暖惧寒的生物,一般在春夏季大量繁殖生长。虽说冬季的温棚虾、存塘虾并不稀奇,但都是顺着小龙虾的习性而产生的。

  在冰冻的天然环境下,如何让小龙虾实现逆势生长?我市联合中科院水生所、省农科院、华中农大等7家单位共建了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包括研发中心、良种选育繁育基地、立体模式试验示范基地等。“四季有虾”,满足“养大虾”和“错峰上市”的市场需求,探索的虾-稻-鳝、虾-稻-蛙、虾-稻-螺等10种立体种养模式也取得良好效益。

  来到潜江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园区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

  潜江农发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斌介绍:“潜江农业科技示范园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3.16亿元,占地面积206亩,主要建设15万吨单体冷库以及农产品加工中心。目前,项目已完成货币工程量1.25亿元,总进度过半。项目计划今年5月投入运行,将推动小龙虾等特色农产品走出潜江,有效解决产地与销地的供求不均衡问题,提高小龙虾市场竞争力。”

  除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冷链物流中心外,虾谷冷链仓储物流园项目也在加速推进。这些项目建成后,冷链仓储能力可达70万吨,小龙虾将由“卖一季”向“卖四季”转变。为提升集散交易能力,我市推进部省共建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化大市场、中国虾谷总部大厦等项目建设,建成27个省内外交易分中心,年交易量可达23万吨,年交易额可达116亿元。为了提升定价主导能力,我市加大潜网集团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优化价格信息采集模式,建立了30个信息发布站,提高了“潜江龙虾”价格指数行业影响力和公信力。

  拼出“大实力”

  在位于总口管理区的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小龙虾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走进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子公司——湖北莱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只见一只只煮熟的鲜红色小龙虾在剥虾工的指尖翻飞跳跃——掐头、去壳、抽虾线、清洗,不到五秒钟,一颗完整的虾仁就被剥好,落入成排的铝制小碗。随后,成吨的虾仁在经历质量检验、再度清洗、包装加味、热熔塑封以及冷冻贴标等工序后,被运往万里之遥的欧洲市场。

  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以打造中国小龙虾上市第一股为目标,着力推进湖北小龙虾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等方向发展。未来还将联合省内外有实力的虾企共建“百亿集团”,推动小龙虾三产联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深耕产品创新,开辟产业新赛道。我市还支持省小龙虾控股集团、多优多食品、神尊农业等企业开发小龙虾预制菜、休闲食品等,并与江南大学达成合作意向,联合开发“潜江龙虾”爆品。

  目前,全市小龙虾规上加工企业达4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14家,年加工交易总量达70万吨,占全省60%、全国25%。我市还出台了企业上市挂牌、智能化改造、金融服务等奖补政策,产业链“四板”挂牌企业达16家,7家企业入选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

  “‘十四五’末实现10万产业工人、10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00家‘四上’企业、1000亿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将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尽全市之能,以非常之举,下非常之功,尽非常之责,以最大力度抓落实,全面建成全国虾-稻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