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逐梦沃野绘新篇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潜江

2024-09-30 10:16 来源: 潜江新闻网
【字体: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小静 刘列刚)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近日,走进龙湾镇和平村,纵目远望,红瓦白墙的村居整齐划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在栩栩如生的文化墙墙根,村民们分享着美好生活的乐趣。随处可见的新气象,讲述着和平村持续践行共同缔造的动人篇章。

  近年来,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推动下,和平村以打造特色庭院、发展特色产业为落脚点,大力建设“村庄美、产业旺、农民富”的幸福家园。

  “民声”定“民生” 人居环境大提升

  和平村位于龙湾镇西南部,是个传统的农业小村。如何改变村子经济基础薄弱、居住环境差这些乡村“老毛病”,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以庭院改造为着力点,推动共同缔造善作善成。”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张天高说,人居环境整治是房前屋后的关键小事,也是关系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共同缔造新时代农民幸福家园,既是责任,也是目标。

  乡村怎么建,村民说了算。该村积极谋划,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道路基础差,出行下田不方便。”“墓地零散,影响村居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意见。

  和平村搭建共谋平台,建立完善“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机制,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六会一家”群众组织,构建“1+6+N”村民自治工作体系,形成了民事民提、民策民议、民谋民决的氛围。

  随着乡村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火热动工,经过改造的道路通村达组,生产路阡陌交纵,前种花、后栽树的花园式庭院焕发全新活力,以“民声”定“民生”的生动实践得到注解。

  “活力”变“动力” 乡风文明大繁荣

  傍晚时分,在由低洼坑塘改建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随着音乐尽情舞动,曼妙舞姿成了和美乡村的又一道风景。

  “花园式的村庄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回乡养老的人越来越多了。”退休回到和平村安养晚年的刘长源见证着和平村从“环境美”到“文明美”的变化。他说,以前村民休闲娱乐方式单一传统,随着共同缔造不断深入,村民们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既可以在文化广场载歌载舞,也可以在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文化活动。

  党群共建美好环境,文化赋能美好生活。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平村聚焦全村6处古聚落遗址,组织群众深挖村庄历史、讲好村庄故事;新建文化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定期开展非遗剪纸、书法、诗词等文化活动,让群众乐有其所、乐得其所。

  群众生活添活力,共同缔造有动力。锚定共同缔造美好生活,和平村接续发力,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按照“1+10”(1名党员包联10户群众)工作模式,推进党员包联群众全覆盖,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激发村民自治动力。

  “共同缔造关键在于组织发动群众,引领大家把实事办好。”张天高介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村民自发疏挖农田厢沟、围沟15千米,拆除危旧房屋和破旧牛栏、柴棚、旱厕等17处,并主动出资改造田间生产道路7.65千米。

  “合力”变“实力” 产业发展大提速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老两口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抽水浇田,几块田忙下来全身酸痛,费时费力!”种田“老把式”杨光祥打开抽水泵,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他蹲在田垄和记者唠起共同缔造带来的变化。

  看天播种,靠天收粮——这曾是和平村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田块零散,设施落后,村子的发展成了大问题。”杨光祥感慨道。

  共同缔造,幸福生活是最终目标。为此,和平村依托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田块整合互换,同步完善宜机生产道路、排灌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机耕道通到家门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巴掌田”成了连片高产田,新建的特色农产品交易点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亩平增收3000元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地理优势和完善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平村还陆续建设了休闲葡萄采摘园、钓虾游园,打造了“游古遗址-品小龙虾-赏水乡景”乡村旅游综合体,构建了以虾-稻共作、四大家鱼养殖、葡萄种植为主导的多元化、规模化、精品化产业发展格局。

  “共同缔造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现在,村民们处处想在一起、事事干在一起,共同努力建设幸福村庄、创造美好生活。”张天高如是说。

  美好环境,人人期待;幸福生活,人人向往。张天高表示,和平村将持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积聚民心、民智、民力,构建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