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潜江:以“银龄智慧”守护“青春成长”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潜江

2025-04-07 09:04 来源: 潜江新闻网
【字体: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俊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凝聚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市关工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为核心的“五老”优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

  时下,在潜江,5000余名“五老”奔走在校园、活跃在社区,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银色”力量。

  强化组织保障 构筑“五老”阵地

  清明前夕,传统文化进校园“五老”工作室老专家肖诗斌等人走进园林三小,指导该校举办清明诗会活动。

  “我们经常组织老专家深入校园开展诗词讲座等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工作室负责人郭传龙说。

  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必华介绍,“五老”工作室是教育和服务青少年的重要平台。市关工委高度重视“五老”工作室建设,组建党史教育、延安精神教育、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艺术家、慈善护眼等各具特色的“五老”工作室80多个。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构建600余个“街道-社区-村”三级关工委组织体系,吸纳优秀“五老”加入,并组织“五老”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法治宣传及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助力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

  “五老”阵地和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充分的保障。市委、市政府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三个一”领导工作模式,即每年市委常委会听取一次市关工委工作汇报,每年经市领导审批后印发市关工委当年工作要点,每年召开一次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形成“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有力配合、关工委主动作为、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此外,市关工委通过创建“六联”工作机制,做好组织联建促规范、要事联商促治理、资源联享促服务、活动联办促和谐、环境联创促文明、保障联筹促提升,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合力。

  创新“慈善护眼” 点亮“睛”彩人生

  不久前,“慈善护眼 与爱同行”捐赠仪式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校区明德楼举行。市关工委联合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及爱心企业向该校捐赠1000副近视眼镜和200副老花眼镜,助力贫困学子点亮“睛”彩人生,关爱老同志用眼健康。

  “慈善护眼”是我市30年前在全省首创的一项以“义务保护青少年视力”为主题的慈善公益活动。该活动不仅覆盖全市,还积极拓展到多省市。近30年来,市关工委先后组织省内外100余家爱心眼镜企业在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市开展大规模慈善公益行动,累计为贫困家庭学生及老人免费配镜14万余副,捐赠总价值超2500万元。仅2024年一年新增4万副眼镜,价值500万元。

  中国关工委曾专题刊发简报《湖北潜江市创新“慈善护眼”行动,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向全国关工委推广潜江经验。

  暑期关爱教育 共护青少年成长

  暑期少年儿童的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开展暑期关爱活动,市关工委一直在坚持,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扬。

  2024年6月,市关工委联合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印发了《关于开展假期关爱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服务少年儿童成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缓解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

  在一场场活动中,“五老”专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为青少年宣讲延安精神、开展法治教育和文化技艺传承,还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心理情况,倾听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的问题,鼓励孩子们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树立远大理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作为品牌项目,这些活动内容充实,涵盖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兴趣培养、文化学习等多个领域,既丰富了青少年假期生活,又促进了孩子们全面发展,获得广大市民朋友认可。”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何承俊介绍。

  截至目前,全市以社区、村为单位开办学生集中关爱活动主题班62个,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类活动300多场次,参加关爱活动的志愿者1800余人,其中“五老”800多人,惠及中小学生近2万人次。

  开展多彩活动 凝聚“五老”力量

  近年来,市关工委组织“五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关爱青少年成长——

  深入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市关工委与相关部门协调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全市121所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专(兼)职法治副校长,全市20多名“五老”兼任法治副校长,600多名“五老”担任青少年法治辅导员;

  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组织“五老”宣讲团进校园、进社区,强化青少年历史使命感;

  组建“银龄志愿服务队”,通过捐赠学习用品、定期家访,提供心理疏导、学业支持,解决留守儿童实际困难;

  聘请250余名“五老”网吧监督员,深入网吧监管,劝阻未成年人上网。

  ……

  “五老”早已融入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方方面面。

  80多岁的老党员、渔洋镇关工委主任薛永学长期走访渔洋镇27个村和195个村民小组,深入调研贫困学生家庭需求,自费为困难学生提供文具、学习资料及现金资助,参与派出所、文化站的网吧整治工作,学区、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检查,将关爱洒在渔洋每一个角落。

  “希望通过我们的举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也希望这份关爱能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薛永学说。

  国旗下的铮铮誓言、教室里的动人宣讲、经典红色故事的传诵……这一幕幕,构成了潜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温暖画面。

  “‘五老’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守护者。”李必华表示,我市还将进一步细化“五老”服务内容,重点提升组织建设标准、服务场景创新及老年人身心健康支持,培训提升“五老”队伍的专业能力,多维度赋能青少年成长,形成“老有所为”与“少有所育”的良性互动格局,以“银龄智慧”守护“青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