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镇党委书记何波
“三链协同”服务全市千亿发展大局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张金镇是全省经济发达镇试点和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之一,创造了从村办企业到上市公司的奇迹,工业产值一度占全市总量的19%,一度跻身全国千强镇行列。面对新形势,张金镇如何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本期的《千亿突破 百强进位•书记局长谈发展》,记者采访了张金镇党委书记何波,一起来听听他的思路和举措。
问:当前,全市上下正以“千亿突破、百强进位”为目标奋力冲刺。作为工业重镇,张金镇将如何扛起责任、展现担当?
答:作为潜江工业经济的代表,张金镇是全省经济发达镇试点和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创造了从村办企业到上市公司的奇迹,塑造了“潜江裁缝”这个金字招牌,工业产值一度占全市总量的19%,连续多年税收过亿元,一度跻身全国千强镇行列。作为潜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张金镇将强化服务支点建设意识,切实抬高发展标杆,聚焦“重返千强镇 建功示范区”目标,在学经验、找差距、谋突破中明晰发展路径,以“三链协同”驱动“四镇建设”(工业强镇、服装名镇、商贸重镇、共富美镇)实现新突破,力争到2026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行列,为全市“千亿突破、百强进位”贡献张金力量。
问: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张金镇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答:张金镇的发展核心思路是扬优聚势激起全面振兴“一池春水”,开展“三链协同”产业升级攻坚行动,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做强铝电产业链,打好“循环经济”牌,立足“铝电汽灰”资源禀赋,推动幸福新铝业10万吨新型工业用铝项目早日达产,加快再生铝、光伏铝板等细分领域延链补链,2025年形成3万吨循环铝产业规模,打造华中地区铝基新材料示范基地。二是做精服装产业链,打好“高端精品”牌,深化“高端户外制造联盟”,培育1至2个自主品牌,构建“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电商营销”全链条,力争线上销售额突破10亿元;推进湖北久程项目投产,吸引国际品牌订单,推动服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三是做优造纸产业链,打好“智造升级”牌,推进福达纸业年产20万吨纸制品升级技改项目,推动造纸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张金造纸工业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力争造纸产业产值突破4亿元。
问:项目落地离不开营商环境支撑。张金镇在服务企业和招商引资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张金镇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竞争力”,以“三全机制”护航发展。一是全链条招商,实施“双轮驱动”策略,绘制铝基新材料、高端制造产业链图谱,开展“重点企业叩门行动”,全年计划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个;创新“以商招商”模式,依托商会、企业家资源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力争2025年实现亿元级产业链项目签约突破。二是全周期服务,对重点项目实行“三图一表”管理(建设进度图、问题解决图、要素保障图、责任分解表),组建“项目管家”团队,提供立项审批、施工建设、投产验收全流程帮办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达效。三是全方位保障,推行“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选聘企业家代表监督政务服务,设立“企业诉求直通车”,确保问题24小时响应、72小时办结,让企业感受到“张金温度”。
问: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张金镇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
答:张金镇坚持“以城带乡、以产兴农”路径,重点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一是做强特色农业,依托潜投科技项目补齐虾稻加工短板,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挖掘“张金鱼糕”“水晶糕”等特色品牌潜力,打造地域标志产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二是做美乡村环境,推进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魏桥村、王东村美丽乡村示范点,串联黄罗岗湿地公园、高速公路出入口等节点,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带。三是做实基层治理,深化“户长制”实践,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推进土地流转和村级经营性项目,力争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问:干部队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今年是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张金镇将如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答:张金镇将突出“惟实励新”导向,以“三个强化”建强振兴骨干队伍。一是强化能力提升,以镇委党校为平台,开设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订单式”培训课程,组织干部参与招商引资、项目攻坚,在实战中锤炼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强化实干导向,推行“赛道选马”机制,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实绩作为选拔核心指标,优先选拔、推荐一线攻坚干部。三是强化激励保障,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容错纠错清单,让敢闯敢试者无后顾之忧;制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奖励措施,建立村干部待遇动态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张金镇将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以“镇域小齿轮”精准咬合“市域大引擎”,以硬核实力为全市“千亿突破”夯基垒台,在“百强进位”征程中彰显张金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