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东风农场特种甲鱼养殖基地
岁月更迭又一春。千家万户团圆日,看乡村“村晚”,逛非遗市集,品尝丰盛年夜饭,开启充满文化味的乡村游……热烈与温情的背后,是城市踏上时代快车,是乡村悄然蝶变,是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幅蓝图强县域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成支点、做强县域,极目楚天千帆竞。
黄石以强县工程为抓手,以人产城融合促进“双集中”发展,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以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空间融合塑造新格局,黄石推进大冶湖新区建设,推动黄石城区与大冶城区同城化发展,建设阳新县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承载区,打造宜居宜业的县城空间尺度,带动全域一体化发展。
以要素融合激发动能,黄石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弱项,建设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就地城镇化的综合承载能力。
一个个历历在目的精彩瞬间,回响着强县工程建设的铿锵足音,标注着城乡融合发展的鲜明底色。
大冶市充分发挥工业优势,实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8,天然气管网延伸至10个乡镇,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覆盖率达到81%,成为全省强县工程考核先进县。
人随产业走,业随人流兴。阳新县量身定制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养老、产业等政策,大力实施引人、聚人、留人行动。试点全省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一年间,新增3.8万多人,其中,新增返乡创业就业人员7606人。
有形之数,印证强县之势!2024年,大冶、阳新财政收入总量分别居全省县(市)第1位、第3位,“双百强”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眼下,黄石强县工程持续推进。市政协委员张黎阳建议,要坚持规划引领,塑造城乡融合的空间格局,从全域角度进行统筹布局,树立全域黄石的规划理念。
民盟黄石市委会建议,要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功能集成、要素聚集,努力把县城建设得更像县城。
一门心思兴产业
产业兴,城乡兴;产业强,城乡强。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黄石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不断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10大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持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力、竞争力。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黄石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特色精品农业,持续推进水产、中药材、蔬菜、茶叶、水果等五大产业成势见效。
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附加值。黄石推进“品牌强农”提升行动,推出“屯鸟八条”“甲鱼七条”发展措施,大力发展阳新屯鸟、黄金湖甲鱼、西塞鳜鱼三大农产品公用品牌。
一只甲鱼能“爬”多远?在大冶市东风农场管理区,湖北富渔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带动100多个农户养殖特种甲鱼,养殖面积发展到3000多亩。“黄金湖甲鱼”从这里被端上全国各地食客的餐桌。
一只屯鸟能“飞”多高?阳新县建立25个阳新屯鸟扩繁群养殖基地,发展规模养殖主体50多家,年出笼阳新屯鸟40多万羽,加工“阳新屯鸟汤”20多万罐,辐射带动周边7个县(市)1300家养殖户。
一门心思兴产业,一年四季好“丰”景。如今的黄石,一项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个个和美乡村亮丽多彩,一张张朴实笑脸幸福感满满。
“人的要素对农村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市人大代表王水星建议,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带动现代农业整体水平升级。
一以贯之美乡村
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这是农民群众的期待,也是人们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城乡融合发展,根基在乡村。近年来,黄石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和美乡村建设。
今年春节,大冶市金湖街道柯湾村村民过了一个好年。过去,该村人心涣散,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乘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春风,该村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干成了“十件实事”。
户户通道路硬化了、沟沟渠渠整修了、生活污水治理了、文化活动广场建成了……村民同心,村庄焕新。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
近年来,黄石不断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文化、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等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集聚,办好就业、教育、保险、医疗、饮水、道路、信息“民生保障七大事”。
乡村之美,美在千姿百态。城市文明与乡村风情深度融合,黄石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加快形成,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旅游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乡村有了活力。”“我们夫妻进城务工后,随迁子女可以就近上学,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这是人民群众的心声,也是政府施政的温度。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当前,部分农村的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还较多。”市人大代表王志勇提出,应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维护能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李娜建议,推进城市建设,要以重点项目为引擎,以路网通衢为纽带,以城市更新为火种,以智慧治理为利剑,打造城乡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武汉都市圈生态文旅宜居城。
工业挑大梁、城市提品质、文旅塑品牌、消费增活力、农业作贡献。春启新程,黄石正以昂扬之姿乘势而上,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记者 梁坚义/文)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