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研究报告丨武汉的东西山系是什么?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1-14 06:21 来源: 长江学术
【字体:
  编者按:2022年1月11日,《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重点实施武汉东西山系人文绿道建设工程。历史来看,武汉的东西山系在城市的孕育兴起、发展演进历程中,始终发挥着关键的文脉支撑作用,只是到了汉口开埠之后,长江才逐渐成为武汉最重要的中轴线。2018年,武汉市委政研室、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武汉市规划院联合课题组的《武汉山水人文绿轴初步研究》,为武汉东西山系人文绿道的策划和规划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前期研究基础。现经授权发布该研究报告的摘编版。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江汉交汇之区,西接河湖纵横的江汉平原,东承大别山余脉,恰好位于中国山水地理格局的关键节点。从武汉微观山水地形来看,一条东西向山脉与其连带的湖泊水系横穿武汉主城区,与长江垂直交叉,龟山、蛇山隔江对峙,形成地处城市中心的“龟蛇锁大江”世界罕见景观。


  龟蛇绵延山系以及镶嵌环绕其间的江河湖泊水系,自武汉西北方向从昆仑、秦岭、武当、大洪山一线山系引入,在龟山、蛇山处横切长江,又向武汉东南方向绵延,下沿长江出武汉、接庐山一线。此山水人文绿轴横贯武汉全境,即贡献了“龟蛇锁大江”之世界少有山水形胜,更构成了武汉地区文明孕育传承兴盛之文脉,在中华人文山系主脉中地位独特、贡献突出、影响深远。
  武汉山水人文绿轴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以武汉中心城区江汉朝宗为原点,西起九真山(索子长河)东至九峰山(九龙水库)一线自然山水地脉,包括武汉市东西向主要山系共48座山峰,主要水系共27条江河湖渠。这一具有我国中部地理特征的约100公里长的山水连绵地带,与历史发展成就文脉相融合。


  武汉东西山水绿轴是武汉的历史主文脉
  历史来看,大河文明的中心承载地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而不断迁移的。近些年,一些历史人文学者认为: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原始稻作农业起源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势低洼地带的山间盆地与河谷阶地上”,鲁西奇称之为“南方道路”。籍此,我们应可以进一步推论,人类社会在青铜时代之前,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和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低下,其最佳繁衍生息地主要是北纬三十度左右、依山傍水的丘陵地带。这些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最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既能很容易地获得生命所必需的充沛淡水资源,也能在汛期很容易地登高而避险,因而成为人类文明的孕育摇篮地。
  正如地理学经典著作《管氏地理指蒙》所言:“山如丘如堂如君如主,水如城如墙如臣如宾,山水内外相合相依相存”。而在青铜时代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先人们的栖息地逐渐拓展到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中华文明的中心也循此,从大河支流流域丘陵地带,走向大河主脉中下游区域,再到河海交汇区域(大河三角洲地区)。
  这一推论可以从武汉长江文明传承发展资源空间谱系图(见下图)得到概括性印证。武汉境内西北—东南走向的绵延山系,西起九真山(索子长河),东至九峰山(九龙水库),共包括48座山峰、27条江河湖渠,上接武当、下衔庐山、依偎汉江、横断长江,处于江汉平原与大别山余脉交汇区域,恰好位于中国山水宏观地理格局的关键节点。武汉地区的历史遗迹遗存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这条山系及其连带湖泊河流水系沿线,其中龟山、蛇山“锁大江”之山水形胜处,即武汉“三镇”核心区域,更是大量历史遗迹遗存密布区域。


  这一资源空间谱系图几乎涵盖了每个朝代和重要历史年代武汉地区的标志性遗存遗迹。例如上古时期的禹功矶,商代的盘龙城、中分卫遗址,周代的鲁台山古墓群、熊家岭楚墓,春秋战国时期的行吟阁、清河桥古桥遗址,汉代的五谷城遗址,三国时期的黄鹄矶、却月城,东晋的临嶂古城遗址,南北朝时期的宝通寺、嵩阳寺、唐代的北洋桥,五代的斧头湖窑址、湖泗窑址群,宋代的古琴台,明代的龙泉山、明楚王陵、龙王庙,清代的两湖书院、保寿桥、归元寺等。
  到近代,武汉作为全国性工业、科教、文化、商贸中心,建有诸如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及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法生态城等文化资源。
  这一资源空间谱系图充分说明,武汉地区是连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最早地区之一,是促进南北文化交汇、长江上中下游文化交融的枢纽。在历次文明嬗变中,武汉均以全国经济、交通、文化重镇地位成为传承长江文明精神要义之典范城市,始终领衔长江文明发展前沿。


  山水人文绿轴是托举武汉城市地位的重要表征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对城市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北京、西安等政治中心都市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完整的中轴线格局,充分体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在南方的城市格局则以因天时、就地利的理念为指导,山水自然地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在西方城市发展史中,以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城市中轴艺术,其宏伟壮观的城市中轴线,不仅是城市功能的体现,也具有皇权至尊的重要的象征意义。
  从国内外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中可以看出,城市轴线对于体现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武汉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山水空间格局基础,凸显以长江蓝轴和山水绿轴十字交叉的城市轴线关系,既是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建设“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观的集中代表,也是托举武汉整体城市地位的重要表征,是武汉作为长江文明之心、长江经济带脊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的点睛之处。
  山水交织是武汉构建未来城市的生态肌理
  全球城市发展历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将日益呈现出一种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生态城市形态。早在1898年,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首次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进入21世纪,人类活动的主舞台越来越向城市集中,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城市日益重视对未来城市的研究生态城市基于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的应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城市文明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21世纪淡水资源已经代替石油,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武汉长江蓝轴与山水绿轴所构成的纵横两条山水连绵带,其所形成的生态肌理和充裕的淡水资源是武汉未来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美国著名未来学学者麦金利·康韦在《未来学家》杂志1999年6-7月号发表《未来的超级城市》一文,预言武汉将进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之列,武汉因“淡水资源丰富、腹地市场广阔、科教实力雄厚”而名列全球“第二超级城市”。山水人文绿轴将支撑武汉引领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态城市。
  山水格局是武汉汇聚大河文明的人文典范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长江文明在全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交流借鉴价值。数千年来,人类伟大的城市几乎都依临大江大河。大江大河沿岸历来是世界各国文明的集聚带,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带。武汉得长江泽被,因长江而兴,长江是武汉城市的根本命脉,是武汉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武汉城市发展至今,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发展阶段,具有长江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清晰脉络,留下了丰富的长江文化遗产。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规划优化长江主轴的战略构想以来,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世界大河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武汉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与目标。以长江蓝轴和山水绿轴为核心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科教资源集聚带是武汉长江文明内涵的精华,集中体现了武汉作为历史之城的文明积淀,是武汉作为长江文明枢纽城市向全世界展现文明成就、引领未来文明趋向的最核心地带。因此,长江蓝轴和山水绿轴与城市人文的充分融合,是武汉向全世界展现大河文明集聚的典范。
  打造武汉山水人文绿轴的总体格局构想
  武汉山水人文绿轴,自西北方向起势,以“九”(九真山)启脉;至东南方向为止,以“九”(九峰山、九龙水库)收尾,汇名山、名川、名湖等自然元素,聚历史遗存、现代名胜、未来引领等人文元素,贯城市天地脉、人文脉,九九归一,一脉向东,上承远古,下启未来。
  从城市未来发展格局出发,谋划建设武汉山水人文绿轴,充分发掘沿线山水形胜、文化脉络和科教资源等本底,将登上世界文化殿堂、步入国家战略的各种单元作为核心要素,系统构建“一脉二心四城二带”的总体格局,将山水人文绿轴打造成为武汉的历史之脉、生态之脉、人文之脉、创新之脉,与长江主轴共同构成武汉的生态与人文骨架,支撑武汉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建设,引领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发展中亮点城市。
  一脉:国家人文绿道(武汉段)
  二心:长江文明之心、东湖生态绿心
  四城:中法生态城、历史之城、山水大学城、科技创新城
  二带:西郊九真国家森林公园带、东郊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带


  一脉:国家人文绿道(武汉段)策划思路
  国家人文绿道以贯通城市历史文脉、联通民族历史主脉为指向。通过山林江湖的自然底色,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山水之聚;依托农耕文明时代向信息文明时代过渡的历史承载,形成文明空间上的人文之聚。在市内以山水人文绿轴为主线,以山水、城市绿道为支线网络,串联主要历史人文场景,聚合生态绿色资源,打造成一条无断点、宜慢行、思古今、畅未来的人文绿色长廊。与市外关联是向西向北接入襄阳、荆州方向,衔接黄河文明历史人文绿道;向东向南衔接长江文明历史人文绿道,联接历史、当今和未来。


  绿道全程设计为公园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沿线与机动车道严格人车分流,打造成为我国最长的无间断绿道系统。根据山水绿轴的自然与人文禀赋,分段设置一系列文化主题,将绿道与文化空间、生态保护、旅游体验、市民生活完美融合,深度展现中华人文之路,开启中华文明未来之途。借鉴引进荷兰、美国、德国等国绿道建设经验,展现最新的生态技术与信息技术,开展国际绿道交流对话,开创中国绿道建设的最高标准,引领我国城市绿道发展。


  课题组成员顾问:冯天瑜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傅才武、张薇、钟晟、余东林、易莲红、李俊辰、郑翔南、程玉梅、齐千里
  武汉市委政研室:樊志宏、周先荣、周友丰、陈龙、刘婧、张巍
  武汉市规划院:哈思杰、章迟
  【编辑: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