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担当“主引擎”和“压舱石”,光谷涌现多个全球、国内首款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1-18 13:3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8日讯(记者吴曈)1月1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东湖高新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并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立 。记者杨涛 摄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光谷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了以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存储等国家级创新中心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同时,建设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平台355家,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在制造业共性关键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涌现出全球首款128层3D NAND闪存芯片、国内首款1.6T硅光模块、国内首台新型显示喷墨打印技术与装备、国内首台大型水轮机在位机器人修复系统等重大成果。
  二是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全区技改投资643亿元,重大项目天马G6二期、华星光电T3、T4建成投产。通过标杆引领示范带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全区累计140家工业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咨询诊断,89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长飞、光迅、华星、武重等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2家。
  三是产业数字经济步入快车道。出台了《东湖高新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目前累计建设5G基站2257个。获批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63.94亿个。在全国率先建成上线“星火•链网”国家级区块链超级节点。建设并投入运营国内首个面向产业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规模达到200P。正加紧谋划建设超算中心,通过数字化变革催生和创造了新的发展动能。
  通过创新发展的引领,东湖高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21年1-11月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28.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全年完成工业投资额占全市工业投资总量约1/3,同比增速达到了16.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7家,总数达533家,新增数和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在稳定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盘中发挥了“主引擎”和“压舱石”作用。
  高新区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其中重点“小巨人”9家,省级“小巨人”176家,各梯队“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市第一;累计培育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32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8家制造业企业年收入突破百亿元,优质企业队伍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