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自研卫星“启明星”,今天发射升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7日讯(记者周劼)今天上午11时04分至10分,武汉大学自研的一颗“学生卫星”将在海南文昌基地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图为武汉大学研制的“启明星”微纳卫星。新华网发
这颗名为“启明星”的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团队耗时三年研制成功。其中,50名左右的从本科到博士的在校学生,是研究团队的主力军。
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
据武汉大学宇航院副院长毛庆洲教授介绍,“启明星”项目201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以在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为研发主体,结合教师团队过去几十年研制中小卫星的实际经验,推动武汉大学遥感学科从软件向硬件方面的升级。团队于2021年底完成了卫星的设计、制造、生产、调试,2022年2月春节期间,“启明星”运抵文昌,完成了星箭组合的相关测试。
图为“启明星”微纳卫星项目学生团队研发工作照。新华网发
“启明星”是一颗40×30×40厘米的微纳卫星,重量只有19.2千克,它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能做到白天晚上不眠不休、十八般“遥感”手段样样精通:白天32个波段的高光谱遥感,夜晚8个波段的多光谱遥感(夜间的彩色图像灯光、霓虹灯都看得见)和红外光遥感,白天、晚上的可见光谱遥感能达到107公里的幅宽、21米的分辨率,红外遥感能达到100公里幅宽、100米分辨率。
“启明星”也是一颗教学平台卫星,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和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提供自由灵活的工作模式,师生们可以与卫星实时互动,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成为学生们的“空间实验站”。
另悉,这次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将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既是火箭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而一箭22星,也将创造我国一次多用户共享发射的最高纪录。“启明星”研发团队负责人金光教授介绍,“启明星”将作为其中的第五颗分离入轨卫星,被发射进入距离地球表面536公里的环地轨道,卫星表面与地球赤道夹角97度,绕地球飞行一圈96分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此前消息,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于2022年1月21日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已顺利完成总装和测试工作。长征八号为新一代中型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全箭总长50.3米,芯一级直径3.35米,二级直径3米。火箭起飞质量约356吨,可以将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编辑:张靖】
图为武汉大学研制的“启明星”微纳卫星。新华网发
这颗名为“启明星”的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团队耗时三年研制成功。其中,50名左右的从本科到博士的在校学生,是研究团队的主力军。
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
据武汉大学宇航院副院长毛庆洲教授介绍,“启明星”项目201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以在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为研发主体,结合教师团队过去几十年研制中小卫星的实际经验,推动武汉大学遥感学科从软件向硬件方面的升级。团队于2021年底完成了卫星的设计、制造、生产、调试,2022年2月春节期间,“启明星”运抵文昌,完成了星箭组合的相关测试。
图为“启明星”微纳卫星项目学生团队研发工作照。新华网发
“启明星”是一颗40×30×40厘米的微纳卫星,重量只有19.2千克,它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能做到白天晚上不眠不休、十八般“遥感”手段样样精通:白天32个波段的高光谱遥感,夜晚8个波段的多光谱遥感(夜间的彩色图像灯光、霓虹灯都看得见)和红外光遥感,白天、晚上的可见光谱遥感能达到107公里的幅宽、21米的分辨率,红外遥感能达到100公里幅宽、100米分辨率。
“启明星”也是一颗教学平台卫星,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和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提供自由灵活的工作模式,师生们可以与卫星实时互动,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成为学生们的“空间实验站”。
另悉,这次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将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既是火箭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而一箭22星,也将创造我国一次多用户共享发射的最高纪录。“启明星”研发团队负责人金光教授介绍,“启明星”将作为其中的第五颗分离入轨卫星,被发射进入距离地球表面536公里的环地轨道,卫星表面与地球赤道夹角97度,绕地球飞行一圈96分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此前消息,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于2022年1月21日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已顺利完成总装和测试工作。长征八号为新一代中型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全箭总长50.3米,芯一级直径3.35米,二级直径3米。火箭起飞质量约356吨,可以将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