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全国人大代表杨俊: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促进地方戏曲文化传承发展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3-08 19:4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8日讯(记者蔡欣星)“要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也是最大的资源。”8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俊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尽快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促进湖北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
  杨俊认为,传统文化不应一味地深“藏”不露,矜持内敛,而是要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越来越亲民的路径,融入老百姓的生活。要真正让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和“火起来”,就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的传统文化工作者坚持不懈地传承、创新和推动。可以说,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就是人才。
  杨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传承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推动地方戏剧发展鼓与呼。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杨俊提出鼓励戏曲进入校园;2019年,杨俊建议要让艺术人才培育更加科学化。近两年,她从健全国有改制文艺院团保障体系及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戏剧发展提出积极建议。
  杨俊介绍,湖北省于2016年启动地方戏曲后继人才培养工程,从全省小学毕业生中,招收楚剧、汉剧、黄梅戏的表演及演奏学员158名,委托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定向培养。这些学生是湖北戏曲艺术传承的希望,担当着湖北地方戏曲艺术传承创新发展使命。
  然而,令杨俊担忧的是,全国戏曲行业演职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经过长期科班学习的戏曲年轻人毕业后改行的现象十分普遍。
  杨俊认为,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就是人才。希望尽快出台支持、稳定地方戏曲人才的保障机制,支撑支持湖北地方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