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鸟类新纪录!去年,灰头鸫、红头穗鹛、栗耳凤鹛都来过武汉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日讯4月1日—7日,是湖北省爱鸟周。今日,市园林和林业局与市观鸟协会共同发布《2021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以下简称“年报”)。这是武汉市发布的第6份观鸟年报,其中两项最关键的数据——当年观测记录的野生鸟类种数和鸟类新纪录,均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纪录。
2021年刷新双纪录鸟类种数和新纪录均为6年来最高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年报共收录武汉观鸟协会会员、武汉观鸟爱好者、武汉各高校环境保护协会观鸟组提交的2429份观测记录,比2020年增加359份。年报是采取科学调查、持续跟踪监测的结果:志愿者们对各自负责的观测点进行跟踪监测,每月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内容包括鸟的种类、数量等。
观测点覆盖了武汉市域范围全部13个行政区及2个功能区,涵盖了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农田、绿地等不同生境类型。
在树枝上替对方梳理羽毛的斑头鸺鹠。 魏斌 摄
年报显示,2021年,武汉市观测记录到野生鸟类357种,为2016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以来,观测种类最多的一年,占到中国鸟类名录(1445种)的24.71%,占《武汉市鸟类名录》(432种)的82.64%,比2020年记录鸟类种数增加1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1种。
2021年发现灰头鸫、红头穗鹛、栗耳凤鹛等11个鸟类新纪录,创2016年以来年度新发现鸟类物种数的新高。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鄂西、南山区鸟向武汉扩散
为什么2021年能创双新高?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这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气候状况、观测志愿者增多等均有密切关系。
黑鹳22只,本世纪以来最大种群数量;卷羽鹈鹕5只,种群数量最高记录;东方白鹳38只,本世纪以来最大种群记录……2021年冬天,沉湖国际重要湿地里,三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数量连创新高,一笔笔记录,是对近年来沉湖持续进行退养还湖、生态修复等湿地修复保护的最佳反馈。
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观察到,不止武汉,全国整体生态都在持续向好。这让鸟类种群数量增加,原有栖息地接近饱和,部分鸟儿向周边扩散。“今年武汉的鸟类新纪录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情况。比如红头穗鹛、栗耳凤鹛等,它们的原栖息地均在鄂西、南的山区,而去年,我们不止一次在武汉新城区的山地里发现了它们。以后,它们也许会成为武汉的常客。”
争夺交配权的白额雁鸥。 黄海 摄
2021年冬天比往年温暖,也是鸟儿增多的原因之一。有些鸟的越冬目的地本来在更南边,经过武汉被吸引并留了下来。比如蚁鴷、蓝喉歌鸲等鸟儿,以往在武汉只是过境鸟,停留的时间很短,而2021年,整个冬天它们都生活在武汉。
“从2016年到如今,武汉的鸟类监测志愿者们逐年增多,因此物种记录也相应增多,以前在武汉发现频率比较低的鸟,有更大可能被观测到。”
鸟儿也有尴尬瞬间生动趣照反映真实生活
一只珠颈斑鸠正站着发呆,后侧一只野猫正在偷偷靠近;两只斑头鸺鹠站在树枝上,满怀爱意互相替对方梳理羽毛;一只草鹭正全力向上起飞,没曾想下一秒白色排泄物倾泻而下;一只红隼利爪正牢牢抓着一只老鼠,迫不及待想享受美食……翻看监测年报,丝毫不觉枯燥,鸟儿们在武汉的酸甜苦辣一览无余。
捕获鼠类飞过天空的红隼。 王虹 摄
在空中排泄的草鹭。赵学迅 摄
记者翻看往年年报,发现以往的照片更像是“证件照”,主要侧重呈现每种鸟的形态特征,而2021年的照片则更为生动有趣。颜军解释,他们从2020年开始试水,让图片尽量有意思,并在2021年将其作为选图的一项“硬指标”。为此,他们花了很多心思,从海量照片中,精挑细选出了最满意的300余张。
正在喝水的黄雀。 刘德山 摄
“鸟儿起飞的时候为了减轻身体重量,经常会排泄;还有麻雀,曾被误认为是只吃粮食的害鸟,但年报里面麻雀的照片,却是它捕捉了一条大青虫。”颜军说,这些图片不仅能让大家认识这些鸟的外貌,还有一定的科普作用。“我们想记录下鸟儿的各种生动瞬间,反映它们在武汉的真实生活。在往后的年报里,我们选图会注意尽量不重复,为大家呈现每种鸟的繁殖、觅食、互相交流等不同状态。”
捕获幼虫的麻雀。 张祖敏 摄
下一步将加强山地鸟类调查组织更多志愿活动
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还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往年他们主要是组织一些湿地或候鸟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自然科普展览等。2021年,市观鸟协会首次组建了天兴洲鸟类保护志愿服务队,发现市民参与热情极高:3场专题培训、6场鸟类受胁调查、22场净滩护鸟公益活动,共吸引497人次参与。
在亲鸟指导下捕获蜻蜓的白头鹎幼鸟。 张祖敏 摄
该负责人透露,今年,他们将组织更多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市民们的爱鸟护鸟热情。另外,还将加强新洲区将军山、黄陂区木兰山等重点山地的鸟类监测。
“武汉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以往我们的鸟类监测主要在湿地,其了解程度也已经较高,山区虽然也有监测,但强度还不够。”颜军说,以林鸟为主的山地,和以水鸟为主的湿地差别比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对武汉的整体鸟类情况有更完整的认识。目前,他们已完成了山地调查小组的组建。
(长江日报记者杨晓雨 通讯员吴晓 赵银斐)
【编辑:张靖】
2021年刷新双纪录鸟类种数和新纪录均为6年来最高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年报共收录武汉观鸟协会会员、武汉观鸟爱好者、武汉各高校环境保护协会观鸟组提交的2429份观测记录,比2020年增加359份。年报是采取科学调查、持续跟踪监测的结果:志愿者们对各自负责的观测点进行跟踪监测,每月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内容包括鸟的种类、数量等。
观测点覆盖了武汉市域范围全部13个行政区及2个功能区,涵盖了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农田、绿地等不同生境类型。
在树枝上替对方梳理羽毛的斑头鸺鹠。 魏斌 摄
年报显示,2021年,武汉市观测记录到野生鸟类357种,为2016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以来,观测种类最多的一年,占到中国鸟类名录(1445种)的24.71%,占《武汉市鸟类名录》(432种)的82.64%,比2020年记录鸟类种数增加1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1种。
2021年发现灰头鸫、红头穗鹛、栗耳凤鹛等11个鸟类新纪录,创2016年以来年度新发现鸟类物种数的新高。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鄂西、南山区鸟向武汉扩散
为什么2021年能创双新高?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这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气候状况、观测志愿者增多等均有密切关系。
黑鹳22只,本世纪以来最大种群数量;卷羽鹈鹕5只,种群数量最高记录;东方白鹳38只,本世纪以来最大种群记录……2021年冬天,沉湖国际重要湿地里,三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数量连创新高,一笔笔记录,是对近年来沉湖持续进行退养还湖、生态修复等湿地修复保护的最佳反馈。
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观察到,不止武汉,全国整体生态都在持续向好。这让鸟类种群数量增加,原有栖息地接近饱和,部分鸟儿向周边扩散。“今年武汉的鸟类新纪录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情况。比如红头穗鹛、栗耳凤鹛等,它们的原栖息地均在鄂西、南的山区,而去年,我们不止一次在武汉新城区的山地里发现了它们。以后,它们也许会成为武汉的常客。”
争夺交配权的白额雁鸥。 黄海 摄
2021年冬天比往年温暖,也是鸟儿增多的原因之一。有些鸟的越冬目的地本来在更南边,经过武汉被吸引并留了下来。比如蚁鴷、蓝喉歌鸲等鸟儿,以往在武汉只是过境鸟,停留的时间很短,而2021年,整个冬天它们都生活在武汉。
“从2016年到如今,武汉的鸟类监测志愿者们逐年增多,因此物种记录也相应增多,以前在武汉发现频率比较低的鸟,有更大可能被观测到。”
鸟儿也有尴尬瞬间生动趣照反映真实生活
一只珠颈斑鸠正站着发呆,后侧一只野猫正在偷偷靠近;两只斑头鸺鹠站在树枝上,满怀爱意互相替对方梳理羽毛;一只草鹭正全力向上起飞,没曾想下一秒白色排泄物倾泻而下;一只红隼利爪正牢牢抓着一只老鼠,迫不及待想享受美食……翻看监测年报,丝毫不觉枯燥,鸟儿们在武汉的酸甜苦辣一览无余。
捕获鼠类飞过天空的红隼。 王虹 摄
在空中排泄的草鹭。赵学迅 摄
记者翻看往年年报,发现以往的照片更像是“证件照”,主要侧重呈现每种鸟的形态特征,而2021年的照片则更为生动有趣。颜军解释,他们从2020年开始试水,让图片尽量有意思,并在2021年将其作为选图的一项“硬指标”。为此,他们花了很多心思,从海量照片中,精挑细选出了最满意的300余张。
正在喝水的黄雀。 刘德山 摄
“鸟儿起飞的时候为了减轻身体重量,经常会排泄;还有麻雀,曾被误认为是只吃粮食的害鸟,但年报里面麻雀的照片,却是它捕捉了一条大青虫。”颜军说,这些图片不仅能让大家认识这些鸟的外貌,还有一定的科普作用。“我们想记录下鸟儿的各种生动瞬间,反映它们在武汉的真实生活。在往后的年报里,我们选图会注意尽量不重复,为大家呈现每种鸟的繁殖、觅食、互相交流等不同状态。”
捕获幼虫的麻雀。 张祖敏 摄
下一步将加强山地鸟类调查组织更多志愿活动
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还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往年他们主要是组织一些湿地或候鸟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自然科普展览等。2021年,市观鸟协会首次组建了天兴洲鸟类保护志愿服务队,发现市民参与热情极高:3场专题培训、6场鸟类受胁调查、22场净滩护鸟公益活动,共吸引497人次参与。
在亲鸟指导下捕获蜻蜓的白头鹎幼鸟。 张祖敏 摄
该负责人透露,今年,他们将组织更多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市民们的爱鸟护鸟热情。另外,还将加强新洲区将军山、黄陂区木兰山等重点山地的鸟类监测。
“武汉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以往我们的鸟类监测主要在湿地,其了解程度也已经较高,山区虽然也有监测,但强度还不够。”颜军说,以林鸟为主的山地,和以水鸟为主的湿地差别比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对武汉的整体鸟类情况有更完整的认识。目前,他们已完成了山地调查小组的组建。
(长江日报记者杨晓雨 通讯员吴晓 赵银斐)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