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又见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涨渡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基本摸清“家底”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4-01 10:5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日讯“快看,野大豆的幼苗!”30日,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生态环境研究室调查人员在新洲区的涨渡湖湿地再次发现大片生机勃勃的野大豆生长地。


  调查人员在采集植物标本。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自开展《涨渡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以来,我们在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多个成片的野大豆野生群落。”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沙茜告诉记者,这说明涨渡湖湿地野大豆种群相对稳定,已能够在当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野大豆标本。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据悉,野大豆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沙茜和其他生态环境调查人员曾在府河湿地发现过成片野大豆,只是第二年生境破坏,就再也找不到,她一直深为遗憾。她希望,借助涨渡湖湿地的良好生境,就地保护这些珍贵的野生种质资源。


  调查人员在查看布设于野外的红外相机,了解是否拍摄到野生动物。通讯员刘浩 供图
  从去年4月开始,调查人员从生态系统、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水生生物及其生境、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等5个方面,对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为期一年的全面“摸底”。截至目前,野外调查进入尾声,相关数据正在汇集整理分析中。最近几天,调查人员观测到:随着大量冬候鸟飞回北方,涨渡湖湿地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但仍有30多种,包括:北红尾鸲、白头鹎、黑翅长脚鹬、鹤鹬、金眶鸻、红嘴鸥、丝光椋鸟、鹊鸲、黑脸噪鹛、树鹨、灰头鹀、灰鹡鸰等,仍在这里快乐栖息。看到调查人员在对植物进行样方调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朝辉也饶有兴致地参与进来,并详细了解用于动物调查的红外相机的工作原理,他对这次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充满期待,希望能对今后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于海涛 刘浩)
  【编辑:汪宇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