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政协委员化身“一日网格长”,亮“码”走基层,刷屏忙协商
长江网讯(通讯员黄璜 见习记者臧诗琴)“何女士,您反映的闽东国际噪音扰民问题有进展了,25日上午街道、物业、公司将一起协商解决方案,特邀您参加。”挂点琴台社区的汉阳区政协委员曹辉邀请他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琴台社区的一位居民群众何女士参加基层协商。4月25日,汉阳区政协开展“基层协商日”活动,全体政协委员化身“一日网格长”,亮“码”走基层,刷屏忙协商,为汉阳基层治理“深根工程”注入政协能量。

汉阳区建桥街道琴台社区网络格长信息公示牌。通讯员黄璜 供图
“我是一日网格长”
委员进社区亮身份加好友 扩大“朋友圈”
“我是政协委员,有事请联系。”印有委员联系方式和微信码的公示牌张贴在了社区楼栋里。4月25日,全体政协委员履责社区“一日网格长”,与“微信好友”面对面交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居民解答法律、上学、就业、疫苗接种等问题,帮助解决社区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既然下沉到网格,就要拿出真本事,真正为社区群众做点实事。”区政协委员、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志顺作为网格长走访社区群众时,得知87岁何爹爹最近遇上了烦心事。几个子女因对何爹爹两处房产如何分配产生了矛盾,何爹爹担心自己和老伴过世后,子女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就有了立遗嘱的想法。梁志顺委员了解情况后,与琴台公证处取得联系,上门为何爹爹立公证遗嘱,解除了老人家的心病。

委员进社区亮身份加好友 扩大“朋友圈”。通讯员黄璜 供图
“拍视频我是专业的,咱社区网格长的优秀事迹我来负责拍摄宣传。”区政协委员、得意文化经理汪芳走进鹦鹉花园社区,在体验网格长的一天后,深感社区工作不易,主动提出要请专业团队来帮助社区制作网格长宣传片。

汉阳区政协开展“基层协商日”活动。通讯员黄璜 供图
随着委员进基层活动不断深入,委员们不仅下沉社区,还当起了“网格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政协的“朋友圈”“同心圆”正不断扩大。
“码”上商 马上办
永不落幕的协商平台延伸至千家万户
前不久,区政协委员曹辉收到琴台社区一条关于“闽东国际噪音扰民问题”的微信信息。他迅速上报至街道社区,推动街道联络委组织城管部门、闽东国际物业、社区群众及驻楼宇单位开展基层协商活动。

汉阳区政协委员化身“一日网格长”。黄璜 供图
“我们已经向总公司申请了专项空调降噪和维修经费,下一步将联系专业公司进行施工。”通过沟通解释、交流协商,妇幼、家乐福、太保金科等驻楼宇企事业单位给出了积极的承诺表态,初步达成了由街道牵头、多方共同出资建设空调隔音屋的解决方案。“没想到扫了一个二维码,就让我们的困扰得到解决。”何女士开心地说。
“起初我以为问题会很棘手,氛围会很紧张,但在协商中我发现大家正是缺少了一个就事论事、交心谈心的平台,协商的效果是善意的、积极的。”曹辉还在履职日记中记录了当网格长的其他行程:走访毛家堤小区居民,询问昨日暴雨后房屋是否有漏水现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搭建便民核酸检测点;与社区书记协商,策划“红脚印社区课堂”活动。“很有成就感,我体会到了委员参与基层治理的意义和独特价值。”
当天,各街道联络委微信群也咚咚咚响个不停,委员们纷纷聚焦“我为深根工程献一策”,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收集社区治理“金点子”,形成百余条建言献策。
据了解,由汉阳区政协开发的“汉阳政协微协商”小程序正在试运营中,设置了委员、群众、社区等多个登陆端口,社区群众随时扫“码”就能够反馈意见建议,能全过程、“沉浸式”参与协商议事活动,助推基层矛盾及时解决。
扎根建阵地 履职见实效
“大家商量着办”蔚然成风
在七里一村社区协商议事室,社区书记李娜正在记录委员履职档案,仔细翻阅可以发现这里已经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垃圾分类等多场基层协商活动。
为了让委员扎根更深、成长更壮,区政协因地制宜建设了社区协商议事室、界别委员之家,陆续出台“五个四”行动计划、街道社区协商工作办法等工作实施细则,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商矩阵,培育良好的协商氛围,形成完善的协商闭环。
“入网”仅一天,委员们共收集了居民群众反馈的线索信息300余条,现场推动解决社区慈善微基金募集、国博周边环境改善、惠民苑社区停车紧张等27个民生实事,将玫瑰街升级改造、三环立交噪音扰民等45个问题申报为街道社区基层协商议题,通过“线上民意直通车”向区政协反映问题线索70余个,社区群众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话说了没白说,切身感受到了委员就在身边。
“委员们已经成为群众问事报事的贴心人,基层协商平台逐渐成为群众议事商事的优选项。”琴台社区书记周丁说。
汉阳区政协主要负责人表示,“政协委员进基层 知音圆桌在一线”平台是区委打造的基层治理“深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积极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嵌入基层治理、委员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协助区委、区政府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政协平台找到说话的窗口、尝到商量的实惠,有效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管网”,营造“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着办”的浓厚氛围。
【编辑:卢士昌】

汉阳区建桥街道琴台社区网络格长信息公示牌。通讯员黄璜 供图
“我是一日网格长”
委员进社区亮身份加好友 扩大“朋友圈”
“我是政协委员,有事请联系。”印有委员联系方式和微信码的公示牌张贴在了社区楼栋里。4月25日,全体政协委员履责社区“一日网格长”,与“微信好友”面对面交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居民解答法律、上学、就业、疫苗接种等问题,帮助解决社区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既然下沉到网格,就要拿出真本事,真正为社区群众做点实事。”区政协委员、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志顺作为网格长走访社区群众时,得知87岁何爹爹最近遇上了烦心事。几个子女因对何爹爹两处房产如何分配产生了矛盾,何爹爹担心自己和老伴过世后,子女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就有了立遗嘱的想法。梁志顺委员了解情况后,与琴台公证处取得联系,上门为何爹爹立公证遗嘱,解除了老人家的心病。

委员进社区亮身份加好友 扩大“朋友圈”。通讯员黄璜 供图
“拍视频我是专业的,咱社区网格长的优秀事迹我来负责拍摄宣传。”区政协委员、得意文化经理汪芳走进鹦鹉花园社区,在体验网格长的一天后,深感社区工作不易,主动提出要请专业团队来帮助社区制作网格长宣传片。

汉阳区政协开展“基层协商日”活动。通讯员黄璜 供图
随着委员进基层活动不断深入,委员们不仅下沉社区,还当起了“网格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政协的“朋友圈”“同心圆”正不断扩大。
“码”上商 马上办
永不落幕的协商平台延伸至千家万户
前不久,区政协委员曹辉收到琴台社区一条关于“闽东国际噪音扰民问题”的微信信息。他迅速上报至街道社区,推动街道联络委组织城管部门、闽东国际物业、社区群众及驻楼宇单位开展基层协商活动。

汉阳区政协委员化身“一日网格长”。黄璜 供图
“我们已经向总公司申请了专项空调降噪和维修经费,下一步将联系专业公司进行施工。”通过沟通解释、交流协商,妇幼、家乐福、太保金科等驻楼宇企事业单位给出了积极的承诺表态,初步达成了由街道牵头、多方共同出资建设空调隔音屋的解决方案。“没想到扫了一个二维码,就让我们的困扰得到解决。”何女士开心地说。
“起初我以为问题会很棘手,氛围会很紧张,但在协商中我发现大家正是缺少了一个就事论事、交心谈心的平台,协商的效果是善意的、积极的。”曹辉还在履职日记中记录了当网格长的其他行程:走访毛家堤小区居民,询问昨日暴雨后房屋是否有漏水现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搭建便民核酸检测点;与社区书记协商,策划“红脚印社区课堂”活动。“很有成就感,我体会到了委员参与基层治理的意义和独特价值。”
当天,各街道联络委微信群也咚咚咚响个不停,委员们纷纷聚焦“我为深根工程献一策”,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收集社区治理“金点子”,形成百余条建言献策。
据了解,由汉阳区政协开发的“汉阳政协微协商”小程序正在试运营中,设置了委员、群众、社区等多个登陆端口,社区群众随时扫“码”就能够反馈意见建议,能全过程、“沉浸式”参与协商议事活动,助推基层矛盾及时解决。
扎根建阵地 履职见实效
“大家商量着办”蔚然成风
在七里一村社区协商议事室,社区书记李娜正在记录委员履职档案,仔细翻阅可以发现这里已经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垃圾分类等多场基层协商活动。
为了让委员扎根更深、成长更壮,区政协因地制宜建设了社区协商议事室、界别委员之家,陆续出台“五个四”行动计划、街道社区协商工作办法等工作实施细则,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商矩阵,培育良好的协商氛围,形成完善的协商闭环。
“入网”仅一天,委员们共收集了居民群众反馈的线索信息300余条,现场推动解决社区慈善微基金募集、国博周边环境改善、惠民苑社区停车紧张等27个民生实事,将玫瑰街升级改造、三环立交噪音扰民等45个问题申报为街道社区基层协商议题,通过“线上民意直通车”向区政协反映问题线索70余个,社区群众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话说了没白说,切身感受到了委员就在身边。
“委员们已经成为群众问事报事的贴心人,基层协商平台逐渐成为群众议事商事的优选项。”琴台社区书记周丁说。
汉阳区政协主要负责人表示,“政协委员进基层 知音圆桌在一线”平台是区委打造的基层治理“深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积极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嵌入基层治理、委员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协助区委、区政府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政协平台找到说话的窗口、尝到商量的实惠,有效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管网”,营造“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着办”的浓厚氛围。
【编辑:卢士昌】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