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记者探访多个改造完工的老旧小区,居民“晒”出幸福感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5-02 17:2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日讯5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了武汉多个改造完工的老旧小区,发现经过改造后,这些小区内新增的便民晾晒架或集中晾晒点,深受居民欢迎。
  2日早上10时,艳阳高照,气温升高,记者来到首义广场附近的首义小区发现,该小区刚改造完成的“百姓大舞台”区域成为了居民最喜欢的集中晾晒点——改造后新建的古风长廊、看台扶栏、新增的晾晒架,上面晒满了各色的被子和衣服,还有居民不时来抖动和翻面,让被子能能全方位吸收到“阳光的味道”。


  改造新建的文化长廊里搭建了便民晾晒架。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武昌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昌区首义小区是首义文化景区的组成部分,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楼栋38栋,居民2121户。2021年该小区被纳入武昌区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同年2月进场开工,当年底完工。因小区建成时间久、原来设计的晾晒空间不足,改造前小区居民晾晒十分不方便,特别是一楼的住户,只能在小区内甚至马路边随处寻找空地牵绳晾晒,既不方便又不美观,“在老旧改造征求意见阶段,不少居民提出了这一疑难,希望解决集中晾晒问题”。


  居民正在晾晒。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我算是参与和见证了改造全程,我还就小区里闲置广场改造成百姓大舞台提出过建议,希望能让居民用起来。”家住15栋的居民魏绪全介绍,现在经过改造的大舞台区域可以当运动馆,可以做休闲广场,与小区长廊打通的看台还能变成居民喜欢的晾晒点,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
  记者采访时,一位居民正在大舞台正对的文化长廊处,晒孩子的卡通被子,她告诉记者,这个长廊是改造后新建的,“多云的时候能散步休闲,晴朗的时候又能集中晾晒,改造后小区里增加了很多这种方便晾晒的点位,改得特别实用!”
  而在武昌区林业宿舍小区,记者看到,小区里楼栋前有空地的,都新建了晾晒架,正对着暖融融的太阳,晾晒特别方便。居民周女士正趁着阳光充足晒被子,“以前只能找个有阳光的地方牵绳子,现在就在小区里晾晒,既方便又不影响市容”。
  武昌区房管局介绍,老旧小区改造要“里子面子兼顾”:一方面要结合居民的正常习惯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小区的地形、地势,在不破坏小区原有风貌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设置改造项目,兼顾城市建设管理和市民需求,让老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通讯员沈智勇 马婉琪)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