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成为我省新引擎,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9日讯(记者李佳 谭芳)5月29日上午,中共湖北省委“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在汉举行,主题为“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引擎,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高地”。
据介绍,我省强化创新增能,5年来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出台《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意见》,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与创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晋级国家级,新兴产业规模和能级持续提升,日益成为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8—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由7553亿元增加至10964.3亿元,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加值年均增长15.9%,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0.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由11.4%升至21.8%。2021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2%,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0.9%。
新兴产业在我省是如何成为新引擎的?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聚焦工业“五基”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仅2021年实施“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9个,全球首款128层闪存芯片研发成功,800G超高速硅光芯片单通道速率世界领先,遥感、地理信息、导航定位(3S)等技术水平全国一流。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光谷科创大走廊和9个湖北实验室加快建设,先后建成7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0%,较2017年提升13.1个百分点。
三是优势产业加速壮大。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提速,新能源整车和动力电池巨头纷纷落户湖北,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超60万辆。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5万辆,同比增长3.8倍。“光芯屏端网”产业加速崛起,已形成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通信及网络应用等全产业链优势,成为国内最大的光通信产业基地、中小尺寸面板基地、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及移动终端基地。2021年,电子信息行业营业收入达到6928亿元,较2017年增长21.9%,产业规模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4.9%。
【编辑:郑晓晓】
据介绍,我省强化创新增能,5年来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出台《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意见》,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与创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晋级国家级,新兴产业规模和能级持续提升,日益成为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8—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由7553亿元增加至10964.3亿元,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加值年均增长15.9%,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0.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由11.4%升至21.8%。2021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2%,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0.9%。
新兴产业在我省是如何成为新引擎的?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聚焦工业“五基”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仅2021年实施“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9个,全球首款128层闪存芯片研发成功,800G超高速硅光芯片单通道速率世界领先,遥感、地理信息、导航定位(3S)等技术水平全国一流。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光谷科创大走廊和9个湖北实验室加快建设,先后建成7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0%,较2017年提升13.1个百分点。
三是优势产业加速壮大。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提速,新能源整车和动力电池巨头纷纷落户湖北,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超60万辆。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5万辆,同比增长3.8倍。“光芯屏端网”产业加速崛起,已形成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通信及网络应用等全产业链优势,成为国内最大的光通信产业基地、中小尺寸面板基地、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及移动终端基地。2021年,电子信息行业营业收入达到6928亿元,较2017年增长21.9%,产业规模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4.9%。
【编辑:郑晓晓】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