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袁培煌大师设计了武汉防洪纪念碑、晴川饭店等地标建筑

新闻中心 > 城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5-30 22:1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5月30日,记者获悉,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原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袁培煌,于2022年5月30日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1岁。他设计了武汉防洪纪念碑、晴川饭店、协和医院等武汉地标建筑。
  袁培煌,195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同年入职中南工业建筑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前身)。近七十年的建筑师职业生涯,袁培煌见证、亲历了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历史,也用创新致远留下了属于时代的印记,与新中国共同成长。
  1979年,袁培煌设计了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的晴川饭店,共25层,高89米,选址在武汉长江边晴川阁上,曾是武汉最高的楼、最好的酒店;80年代初,他作为深圳国贸大厦主要设计人,设计了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这座地标还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接到国贸大厦设计任务前,他已经设计过武汉防洪纪念碑等一系列地标建筑。设计武汉协和医院时,他非常注重医院建筑的功能。
  他在规划设计方面同样取得成就。由他参与规划设计的武当山风景区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在珠海西区三灶岛总体规划设计竞赛中,他所作的规划方案获得了一等奖,并得到了逐步实施。此外,他还作了肇庆市科技城总体规划方案等。最近他所作的上海大学法学院总体规划也正在实施中。
  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7月长江日报记者曾专访袁培煌,以下为当时长江日报公开发表内容。
  毛泽东为武汉战胜1954年洪水题词
  防汛纪念碑浮雕设计者讲述感人故事抗洪英雄跳入江中筑人堤挡洪水


  在家里接受采访的袁培煌老人。记者万建辉 摄
  “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毛泽东
  1954年,武汉人民和大洪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鏖战3个多月,110名抗洪勇士牺牲,终于战胜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保住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的奇迹。
  这一永载史册的壮举,不仅在抗洪史上影响深远,而且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战胜这场大洪水之后,毛泽东主席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省、市政府于1968年开始设计武汉防汛纪念碑,1969年防汛纪念碑落成于汉口滨江公园。昨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到武汉防汛纪念碑设计组组长袁培煌,和防汛纪念碑浮雕设计者曹国昌。
  武汉人民敢于拼搏的精神是战胜大洪水的保证


  武汉防汛纪念碑。记者詹松 摄
  16日下午,在武昌积玉桥的家里,记者见到89岁的袁培煌老人。
  1968年,37岁的袁培煌接到设计武汉防汛纪念碑的任务并担任组长。袁培煌说,1954年武汉抗洪时,他在中山大学建筑系读书,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武汉全市人民投入到抗洪斗争中,并以严明的组织纪律和敢于拼搏的抢险精神,成为战胜大洪水的保证,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他说,1954年的洪水,对武汉来说是很大考验,那时条件比现在差多了,但英雄的武汉人民挺了过来。
  防汛纪念碑设计高度一度达到69米。当年他接到任务时,设计高度是37米,缩减高度是从节约出发。当时的设计原则之一是不脱离传统,总体上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类似。
  今天,总高37米的防汛纪念碑,临江而立。碑心石上刻有毛泽东亲笔题词:“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纪念碑基座正面镌刻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袁培煌介绍,武汉防汛纪念碑基座左右侧面为武汉人民抗洪抢险大型浮雕,气势雄伟:英雄的抗洪人物群像中,一人手举牌子,上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另一块浮雕上,一名抗洪群众举的牌子上写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武汉人民英勇无畏的抗洪精神集中体现在防汛纪念碑基座的这两块浮雕上。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 编辑整合:姚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