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这个老旧小区大变样,怎么做到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冷靖华)5月30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江汉区纳入“物业城市”的首个试点老旧小区——江汉区西马新村小区,在物业管理公司江汉城资进场后,引入智慧化系统,实现了这个老旧小区的全智慧化管理模式,深受小区居民欢迎,不到半年物业费缴纳率超过七成。
“物业城市”模式在武汉老旧小区落地

居民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小区。记者冷靖华 摄
去年9月,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办事处与武汉市江汉城市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汉城资)正式签订了物业服务合作协议,对江汉区唐家墩片区的99个老旧小区实行片区联管打包服务。同年12月7日,江汉城资物业公司进驻江汉区唐家墩街道西马新村小区。
这是江汉区政府与万科物业“万物云城”探索的一种老旧小区社区综合治理、物业城市管理的新模式——“物业城市”。这种模式已先后在全国30个城市推广复制,落地40多个项目,如雄安新区、成都高新区、厦门鼓浪屿等都已实施。
据介绍,这些小区后期的物业服务与街道市政服务及资源运营,都将集中在江汉城资搭建的智慧运营调度平台上,以市场手段统一协调和运营,政府将不用再重复投入人力、物力。
老旧小区实现了全智慧化

“数字消防”实时监控小区消防系统。记者冷靖华 摄
在西马新村小区北门记者看到,崭新的智慧车行系统、人脸识别门禁已安装完毕,投入使用,人行、车行安全分流,居民都对这一举措赞不绝口。“现在,我们小区应用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可比好些新商品房小区还要‘高新尖’。”居民马俊楠笑着说。
“智能摄像头接入平台,能解决垃圾满溢的问题。”江汉城资信息化建设负责人陈财介绍,选取垃圾清运点位置的摄像头连接至公司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就能实现“云巡检”功能——每20分钟自动拍照,垃圾满溢后,系统将自动触发警报,并以智慧工单派发的形式提醒保洁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处理。“这是我们在城市管理中总结出的一套系统方法,如今复制到老旧小区里,效果很不错。”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岗亭监控室里,小区56个公共区域摄像头捕捉的画面非常清晰,它们除了查看垃圾满溢情况,还可实时查看高空抛物、占用消防通道停车、电动车入电梯等场景,还可追踪溯源。此外,小区还安装了“数字消防”系统,通过安装消防栓水压异常监测物联设备,将传感器终端数据传入系统平台,实时监测确保小区消防安全。
半年时间,从零开始到七成以上居民主动缴费
西马新村物业管家杜雅静介绍,这些智慧化的应用很受居民欢迎,物业公司进驻小区不到半年,物业费缴纳率已突破七成。
“从原来没有收过物业费到现在半年就收了七成的物业费,说明居民的物业服务认知和缴费习惯已在逐步养成。同时,大多数人对物业服务的工作也比较认可。”江汉区唐家墩街道三眼桥社区党委书记谢丽琴介绍,老旧小区面积大、人数多,垃圾桶满溢、电动车上楼、高空抛物、占道停车等问题影响着居民的居住体验,也是老旧小区管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现在,这种“机器+人”的智慧化协同模式提高了效率,补齐了老旧小区的管理短板,还省下不少人力巡查的成本。
江汉城资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化物业管理已在西马新村的长效治理中取得初步成效,得到居民、社区的多方认可。“下一步,我们会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唐家墩街道更多的老旧小区治理中去,同时深入推进街区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和人力共享,破解老旧小区长效可持续的难题。”
【编辑:邓腊秀】
“物业城市”模式在武汉老旧小区落地

居民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小区。记者冷靖华 摄
去年9月,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办事处与武汉市江汉城市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汉城资)正式签订了物业服务合作协议,对江汉区唐家墩片区的99个老旧小区实行片区联管打包服务。同年12月7日,江汉城资物业公司进驻江汉区唐家墩街道西马新村小区。
这是江汉区政府与万科物业“万物云城”探索的一种老旧小区社区综合治理、物业城市管理的新模式——“物业城市”。这种模式已先后在全国30个城市推广复制,落地40多个项目,如雄安新区、成都高新区、厦门鼓浪屿等都已实施。
据介绍,这些小区后期的物业服务与街道市政服务及资源运营,都将集中在江汉城资搭建的智慧运营调度平台上,以市场手段统一协调和运营,政府将不用再重复投入人力、物力。
老旧小区实现了全智慧化

“数字消防”实时监控小区消防系统。记者冷靖华 摄
在西马新村小区北门记者看到,崭新的智慧车行系统、人脸识别门禁已安装完毕,投入使用,人行、车行安全分流,居民都对这一举措赞不绝口。“现在,我们小区应用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可比好些新商品房小区还要‘高新尖’。”居民马俊楠笑着说。
“智能摄像头接入平台,能解决垃圾满溢的问题。”江汉城资信息化建设负责人陈财介绍,选取垃圾清运点位置的摄像头连接至公司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就能实现“云巡检”功能——每20分钟自动拍照,垃圾满溢后,系统将自动触发警报,并以智慧工单派发的形式提醒保洁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处理。“这是我们在城市管理中总结出的一套系统方法,如今复制到老旧小区里,效果很不错。”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岗亭监控室里,小区56个公共区域摄像头捕捉的画面非常清晰,它们除了查看垃圾满溢情况,还可实时查看高空抛物、占用消防通道停车、电动车入电梯等场景,还可追踪溯源。此外,小区还安装了“数字消防”系统,通过安装消防栓水压异常监测物联设备,将传感器终端数据传入系统平台,实时监测确保小区消防安全。
半年时间,从零开始到七成以上居民主动缴费
西马新村物业管家杜雅静介绍,这些智慧化的应用很受居民欢迎,物业公司进驻小区不到半年,物业费缴纳率已突破七成。
“从原来没有收过物业费到现在半年就收了七成的物业费,说明居民的物业服务认知和缴费习惯已在逐步养成。同时,大多数人对物业服务的工作也比较认可。”江汉区唐家墩街道三眼桥社区党委书记谢丽琴介绍,老旧小区面积大、人数多,垃圾桶满溢、电动车上楼、高空抛物、占道停车等问题影响着居民的居住体验,也是老旧小区管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现在,这种“机器+人”的智慧化协同模式提高了效率,补齐了老旧小区的管理短板,还省下不少人力巡查的成本。
江汉城资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化物业管理已在西马新村的长效治理中取得初步成效,得到居民、社区的多方认可。“下一步,我们会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唐家墩街道更多的老旧小区治理中去,同时深入推进街区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和人力共享,破解老旧小区长效可持续的难题。”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