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保护、功能更新!武汉三镇古城将修旧创新活力再现
6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视频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武汉市分十三个批次确认公布了219处优秀历史建筑,真实完整地展现了城市近代经济发展及社会历史变迁,特别是摸清了全市历史建筑的家底,“我们已对全市1.3万栋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了历史建筑资源数据库”。市房管局负责人介绍。
汉口平和打包厂旧址·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
近年来,武汉集中力量开展了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和汉阳古城实施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通过“文化+”战略引入新功能、新业态、新经济,实现三大古城风貌区整体保护、功能更新和活力再现。
汉口历史风貌区:走进老房子里“住下来”
北达京汉大道、南抵沿江大道、西起友谊南路、东至黄浦大街,总面积6.02平方公里,汉口历史风貌区是武汉依江而兴、商贾云集城市特色的集中展现,以聚集的历史遗存和完整的里分而闻名。
112岁的巴公房子整体性修缮工程已接近完工,即将竣工验收。记者刘斌 摄
据悉,该片区将按照“修旧如旧、功能活化”的原则,演绎“老汉口”独特魅力的精致水岸,对片区内各类历史资源开展精细化、分阶段的改造建设:
针对原美、德、法领事馆旧址,景明大楼、汉口老火车站等历史标志性建筑,将被保护性开发;
针对以巴公房子为代表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整体修缮开发,改造更新,恢复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针对以保元里、汉润里、贯中里为代表的里分片区,通过建筑修缮、公共空间梳理、街巷空间组织,形成以特色体验、风尚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价值空间;
针对平和打包厂等产业建筑,通过艺术化改造和整体运营,吸引年轻创意阶层入驻,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空间。
比如,经过“整旧复旧”的黎黄陂路,被誉为“街头博物馆”,充分挖掘怡和洋行公寓红色文化基因,打造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集中展示了老汉口建筑形态的历史演变;地标建筑汉口水塔经过改造,成为城市水文化展示馆。
武昌古城:“景区、街区、社区”三区融合
昙华林夜景。
武昌古城是武汉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1800年的历史,古城空间格局保存完整:以武昌城墙遗址为界,以蛇山和首义文化为骨架,是武汉千年历史沉淀和山江交汇格局的重要彰显,将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开放力度,鼓励对公众开放、提供展览游览服务;着力完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周边的民生设施,开展公共空间、特色街巷、城市夜景等景观环境整治;谋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戈甲营、青龙巷、常平仓等片区环境提升,推动实现“景区、街区、社区”三区融合。
推动首义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综合整治,进一步彰显武汉这座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特色;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依托沿线16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打造街头历史文化博物馆,汇集一批文创机构及网红打卡点,成为江城新名片、文青聚集地;
武昌古城斗级营片、经心书院片等重要节点和候补街片“一街四巷”,正在开展整治提升工作;
打造户部巷闲适生活体验区,完成户部巷街区改造新一轮提档升级,在斗级营片区,启动保留建筑整治修缮和项目建设,同时以文化商业功能为导向,积极引入包含“美食、游乐、博览”三大主题的业态,打造“大黄鹤楼景区特色饮食文化休闲体验区”。
汉阳古城:建5A级景区、1800米文化中轴
龟山脚下的晴川阁恬静而秀丽。记者詹松 摄
汉阳古城拥山抱湖,既有古琴台,又有近代工业遗存,“山、湖、城”一体的底色鲜明,其亮点片区范围北起龟山南路、京广铁路,南至国博大道、拦江路,西至杨泗港货运铁路支线,东至晴川大道,以显正街—西大街为城市东西向主要发展轴,串联归元寺、龟山、汉阳公园、汉阳树、莲花湖等人文绿化开敞空间,活化再生汉阳古城“肌理”。
根据汉阳区规划,将整合龟山、月湖、古琴台、晴川阁等四大景点,打造“知音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在归元寺至汉阳滨江公园之间打造出一条长1800米的文化商业中轴,串联翠微路步行街、却月天桥、凤山门广场、汉阳树公园、钟鼓楼广场,以及连接汉阳滨江公园的城市甲板,市民可坐公交车遍览汉阳文化古迹、工业遗址、网红街区等。
(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严珏 通讯员徐伟)
【编辑:郑晓晓】
汉口平和打包厂旧址·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
近年来,武汉集中力量开展了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和汉阳古城实施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通过“文化+”战略引入新功能、新业态、新经济,实现三大古城风貌区整体保护、功能更新和活力再现。
汉口历史风貌区:走进老房子里“住下来”
北达京汉大道、南抵沿江大道、西起友谊南路、东至黄浦大街,总面积6.02平方公里,汉口历史风貌区是武汉依江而兴、商贾云集城市特色的集中展现,以聚集的历史遗存和完整的里分而闻名。
112岁的巴公房子整体性修缮工程已接近完工,即将竣工验收。记者刘斌 摄
据悉,该片区将按照“修旧如旧、功能活化”的原则,演绎“老汉口”独特魅力的精致水岸,对片区内各类历史资源开展精细化、分阶段的改造建设:
针对原美、德、法领事馆旧址,景明大楼、汉口老火车站等历史标志性建筑,将被保护性开发;
针对以巴公房子为代表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整体修缮开发,改造更新,恢复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针对以保元里、汉润里、贯中里为代表的里分片区,通过建筑修缮、公共空间梳理、街巷空间组织,形成以特色体验、风尚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价值空间;
针对平和打包厂等产业建筑,通过艺术化改造和整体运营,吸引年轻创意阶层入驻,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空间。
比如,经过“整旧复旧”的黎黄陂路,被誉为“街头博物馆”,充分挖掘怡和洋行公寓红色文化基因,打造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集中展示了老汉口建筑形态的历史演变;地标建筑汉口水塔经过改造,成为城市水文化展示馆。
武昌古城:“景区、街区、社区”三区融合
昙华林夜景。
武昌古城是武汉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1800年的历史,古城空间格局保存完整:以武昌城墙遗址为界,以蛇山和首义文化为骨架,是武汉千年历史沉淀和山江交汇格局的重要彰显,将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开放力度,鼓励对公众开放、提供展览游览服务;着力完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周边的民生设施,开展公共空间、特色街巷、城市夜景等景观环境整治;谋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戈甲营、青龙巷、常平仓等片区环境提升,推动实现“景区、街区、社区”三区融合。
推动首义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综合整治,进一步彰显武汉这座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特色;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依托沿线16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打造街头历史文化博物馆,汇集一批文创机构及网红打卡点,成为江城新名片、文青聚集地;
武昌古城斗级营片、经心书院片等重要节点和候补街片“一街四巷”,正在开展整治提升工作;
打造户部巷闲适生活体验区,完成户部巷街区改造新一轮提档升级,在斗级营片区,启动保留建筑整治修缮和项目建设,同时以文化商业功能为导向,积极引入包含“美食、游乐、博览”三大主题的业态,打造“大黄鹤楼景区特色饮食文化休闲体验区”。
汉阳古城:建5A级景区、1800米文化中轴
龟山脚下的晴川阁恬静而秀丽。记者詹松 摄
汉阳古城拥山抱湖,既有古琴台,又有近代工业遗存,“山、湖、城”一体的底色鲜明,其亮点片区范围北起龟山南路、京广铁路,南至国博大道、拦江路,西至杨泗港货运铁路支线,东至晴川大道,以显正街—西大街为城市东西向主要发展轴,串联归元寺、龟山、汉阳公园、汉阳树、莲花湖等人文绿化开敞空间,活化再生汉阳古城“肌理”。
根据汉阳区规划,将整合龟山、月湖、古琴台、晴川阁等四大景点,打造“知音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在归元寺至汉阳滨江公园之间打造出一条长1800米的文化商业中轴,串联翠微路步行街、却月天桥、凤山门广场、汉阳树公园、钟鼓楼广场,以及连接汉阳滨江公园的城市甲板,市民可坐公交车遍览汉阳文化古迹、工业遗址、网红街区等。
(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严珏 通讯员徐伟)
【编辑:郑晓晓】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