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全武汉今天都在吉庆街,玩绝活!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6-11 09:48 来源: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 今天,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果你路过吉庆街,会偶遇一群最会玩的“手艺人”,他们把汉绣、布艺堆绣融入T台大秀,还把泥塑、玉雕带来市集练摊儿。
  在武汉,非遗就是生活。毕竟,一碗热干面,一笼汤包,一锅豆皮,热气升腾间,武汉人的非遗日常就开始了。
  在武汉过早30天不重样
  热干面、汤包、豆皮,你随便过个早
  吃下去的可能都是非遗




  热干面遍布武汉大街小巷,最知名的品牌还得是「蔡林记」。
  蔡林记的热干面制作技艺,源自1928年汉口码头上的“蔡林记热干面馆”。用料看似简单,制作过程却处处精细讲究。
  面要选优质高筋面粉,手工擀制,厚薄要适中,切面要粗细一致,煮面要“凤凰三点头”(点水三次),起锅后,趁热淋香油掸面,把面条掸得根根散开,不粘连。
  热干面除了面要好,还得讲究芝麻酱。武汉人是吃着蔡林记的黑芝麻酱长大的,相比后起的黄芝麻酱,黑酱比较吃油,成本和营养价值也更高。
  蔡林记热干面,风靡百年,味道依旧。跟武汉人热情、豪爽的灵魂早已融为一体。


  每天早晨八点,上班走街,见红凳子绿凳子,大爷大妈小伢姑娘伢排排坐,蹲在树下马路边,埋头吃热干面。太香了!总忍不住停下来,喊一声:老板,来碗热干面!




  1946年,高金安到“老通城”食品店任主厨,独创了三鲜豆皮,在配料中加入卤味,形成了老通城豆皮“重油,油而不腻;外脆,脆而不老”的特色。
  建国后,老通城成为武汉第一家国营餐厅,1958年,毛主席先后两度来汉品尝老通城豆皮,赞不绝口。此后,约有6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和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豆皮有多好吃,连从未踏足武汉的金庸也被吸引。在他的小说《笑傲江湖》第25章“闻讯”里,令狐冲准备前去嵩山少林寺救任盈盈,经过夏口(今武汉地区)时却忍不住连干三碟豆皮。
  “令狐冲向北疾行,天明时到了一座大镇,走进一家饭店。湖北最出名的点心是豆皮,以豆粉制成粉皮,裹以菜肴,甚是可口。令狐冲连尽三大碟,付账出门。




  老通城以 三鲜豆皮 最著名,豆皮的“豆”得是脱壳绿豆,豆皮的“皮”得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得是湘产糯米,豆皮的三鲜须得是鲜肉、鲜蛋、鲜虾。
  绿豆、米浆、糯米,组成豆皮原料。简直是死亡金属级别的碳水炸弹,不过码头城市起家的武汉,当年的码头工人们就爱这高热量又顶饱的碳水炸弹。
  如今,人们更爱它的口味,配上蛋酒,绝绝子。




  武汉名声在外是出门“过早”,但是“家的味道”,就是喝一碗家家(武汉话:外婆)用铫子煨的汤。
  武汉是百湖之市,全市1/4面积是水面,盛产莲藕。
  中国人开始自己种藕吃藕,始于1000年前的蔡甸,蔡甸藕外看肥又长,里看白又嫩,宋朝就已是贡品。
  好藕煲好汤。武汉煨汤,和广东煲汤、江西瓦罐汤不同,容器讲究用浑身布满小孔的沙铫子,骨头要选筒子骨,藕要挑粉藕。在煤炉子上小火慢炖至少两小时后,满屋飘香。




  藕口感粉糯,肉嫩酥烂,汤清不浑,一口喝下还黏嘴唇呢。
  武汉民谣歌手冯翔在《汉阳门花园》里唱:家家也每天在等到我,哪一天能回家,铫子煨的藕汤,总是留到我一大碗。唱出了每个武汉人的乡愁。
  喝汤地图:
  ①神雕侠侣卤菜·特色藕汤·煎饺
  温暖的夫妻小店,卤菜煎饺也是特色
  地址丨江汉区民意四路12号1楼
  时间丨17:00-01:00
  人均丨20元/人
  ④矮子小吃
  优质莲藕产区蔡甸的23年老店
  地址丨蔡甸区文昌街180号附3号
  时间丨10:00-20:30
  人均丨68元/人
  用起来,才会活起来
  纸伞、汉绣、糕印板子、花灯、堆绣……
  非遗其实就在吃、穿、住、用、行里




  已成为艺术品的汉绣,起源于战国楚地刺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名绣。
  汉绣有多好看呢?人民大会堂有两幅汉绣作品,《三棒鼓舞》《闹莲湘》,已经挂了60余年。梅兰芳、陈伯华等戏曲大师曾专门定制汉绣戏服。
  赵丽颖曾主演的热播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中,她饰演的服装设计师以“汉绣”技艺成功创业。


  汉绣讲究热闹,大胆撞色,紧跟潮流。
  千年百年,汉绣从未走远。如今,热恋的武汉青年,还会特意选择汉绣当婚服。
  汉绣芳华。
  看汉绣导航:
  武汉汉绣博物馆
  地址 | 汉阳区江堤中路11号
  任本荣汉绣工作室
  地址 | 江汉区新华路汉口文化体育中心




  谁能想到,做月饼、年糕的模具也能成为非遗,不就是厨房里一件普通的工具么?
  传统手作点心定型的模子,有瑞兽、祥云、楼阁、草木等纹样。匠人们用笔在木上作画,做出两瓣纹样精美的印模,一拍即合,糕点成型。以貌取食的老饕们,便有福了。




  其中一件上头雕了清代的奥略楼(黄鹤楼前身),长宽均有60cm,楼上的砖雕纹样、檐角风铃清晰可见。
  人生在世,谁还没点收藏癖。武汉糕印纹案雕刻匠人润品,沉迷收集印糕板子,自1999年入坑,踏遍全国各地,收藏自明代以来糕点印版11000余件。
  这些珍贵的糕点版印,日后将会在博物馆里对外展出,敬请期待。




  江汉平原多风,下雨天,一把扛风好伞很重要。
  产自武汉的苏恒泰油纸伞就是个中好手。这个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以用料讲究、优质耐用著称。




  一把“苏恒泰”,最少要用到湖南常德的桐油、湖北罗田的柿漆、陕西的陨皮纸、湖南茶陵的竹子等上等材料。
  苏恒泰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复杂,曾经是每位师傅专攻一道工序,70多位师傅合力才能打造一把伞。
  怎么挑一把扛风好伞?看伞骨数就知道了。一般雨伞的伞骨是8-12根,苏恒泰有64根,可扛住六级大妖风。
  下雨天,别人的尼龙伞在大风中吹翻成蘑菇,你撑一把油纸伞却能优雅走过~
  浮生一伞。
  看伞指引:
  地址 | 硚口区古田四路47号硚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非遗也可以很好玩
  泥巴、剪纸、灯笼、听书、看戏……
  好(hào)玩的大佬们分享着好玩的事




  泥塑,大概是中国最老的民间艺术,可上溯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可以说,人类自文明一诞生,就开始玩泥巴。
  武汉市黄陂区被誉为中国泥塑之乡,产优质好泥。清道光年间,黄陂人王氏父子为归元寺用泥塑了五百罗汉,历经200年风雨,至今仍完好无损。


  图源 / 武汉泥塑传承人胡作林。
  武汉现在最会玩泥巴的是黄陂人胡作林,沉迷玩泥巴50多年。他善于塑人,被誉为“泥塑照相机”,曾在解放公园为游客塑像。只消两小时,他就能用一坨烂泥,造出一尊与你本人等比例的泥人你,惟妙惟肖,连你忽而垂下的一根乱发都没放过。
  看泥塑导航:
  泥人胡工作室
  地址 | 江岸区永清路45号6栋




  剪纸,是剪窗花,剪“囍”字么?
  算是,但不尽是。剪纸是主要用剪刀或刻刀,镂空纸张的立体艺术。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的薄片镂刻,汉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剪纸艺术诞生。
  2009年,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0年,武汉剪纸正式列入湖北省省级传承保护项目。


  剪纸作品《浴火》,这不是电影镜头么,简直不敢信这仅仅是一张剪纸。图源 / 武汉剪纸传承人蔡骁龙。
  年龄超过2000岁的剪纸,在21世纪的互联网社会,也能另辟奇径,凭才貌出圈。
  在武汉80后剪纸传承人蔡骁龙的手下,老千岁剪纸在作品《浴火》中重生,仿佛魂穿二次元漫画,有种暗黑的味道。


  截至目前,武汉市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2人。
  非遗从不是孤芳自赏的老招牌,不是华丽空洞的老物件,有烟有火的生活才是它存续的沃土。
  过早的热干面、豆皮,家里铫子煨的汤,窗上贴的纸花花,过节吃的小糕点……武汉人习以为常的生活背后,其实处处都藏着非遗的“匠”心。
  这里是武汉,一个随便过个早,就遇见非遗的城市!
  非遗不远,就在身边。不妨,启用你的好物识别小雷达,找一找身边的非遗吧。
  2022年武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
  暨江岸区第四届云上非遗节


  活动现场将举办非遗展演、“非遗创造美好生活”传统手工艺精品展、“品传统美食 购非遗好物”非遗美食市集等,一起到现场感受非遗魅力吧。
  时间 | 6月11日
  地址 | 江岸区中山大道吉庆街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汪宇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