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等雨的时候,他们未雨绸缪“等云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7日讯(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陈声超)“云还没有来。”16日下午,在位于江夏区安山街的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江夏区气象局几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正在等云来。
这个盛夏,江夏降水偏少七成
8月16日,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调试准备演练工作。记者肖僖 摄
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后,16日6时44分,武汉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相较日前,高温略有下降,原因是16日、17日两天受低层切变线影响,我市局部有降水发生。“这是一次机会,我们要逮住机会。”守在作业站的江夏区气象局专家岳阳告诉记者,中午她和同事从江夏区气象局赶到40公里之外的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为人工增雨作业做准备。
8月16日,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调试准备演练工作。记者肖僖 摄
今夏湖北遭遇了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岳阳介绍,江夏这个夏天热得非同一般。自7月7日进入盛夏期以来,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28天,日最高气温≥37℃的炎热日数2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5.2天,突破历史极值;盛夏以来累计降水量也相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以上,“武汉市累计平均降水量141.56毫米,我们只有62.6毫米,气象监测显示,江夏中南部已出现重度气象干旱,我们多次召开防汛抗旱会议,要求抓住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所以我们在这次降水过程到来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进行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
8月16日,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调试准备演练工作。记者肖僖 摄
进入作业站,记者迎面便看到紧闭大门的弹药临时储存库,工作人员穿上静电服,从火箭架装备储存库推出一部四联火箭发射架。“今年实在太热了,去年我们进行了14次人工增雨,今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了12次。”岳阳告诉记者,进行人影作业的目的除抗旱外,也有除霾降尘、生态环保的需要。
岳阳说,针对云系选择合适时机,有多种方式进行人工增雨,包括飞机、高炮、火箭和烟炉(设于高山上,利用烟炉通过燃烧催化剂,借助迎风坡上升气流进入云层,达到增雨目的)。江夏区将通过发射火箭,向云体播散制冷剂、催化剂等,弥补云中凝结核的不足,促使云滴增大,加速雨滴生长过程,从而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大家有个理解错误了,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云是首要条件,人工增雨是将云变成雨。”记者看到,此时江夏晴空万里,飘着朵朵白云,“我们要的云是乌云,人工增雨的前提就是阴雨天气,本身乌云的凝结核充足了,或是雨稀稀拉拉在下了,人工增雨才会让雨下得更大。我们今天就是在等这样的机会。”
脱掉静电服,工作人员衣服湿透
几名工作人员将发射架推到作业站中心空地的作业点上,进行准备工作。工作人员龙洋和谭振庭将一枚模拟弹上到发射架上来回推动,“这叫‘滑膛’,人影作业后火箭架会有油污,需要确认没有油污残留影响发射。”范力学调试遥控器,控制火箭发射的仰角和方位角,记者留意到,地面标示了作业点禁射区域图,“航道和居民区要避开。”
烈日下,几位工作人员穿静电服、戴安全帽、戴静电手套作业,人人大汗淋漓。范力学表示,相比以前,现在的火箭发射已变为全自动式,目前武汉市已基本淘汰高炮增雨作业,“以前三级高炮操作手要坐在上面进行操作,效率低危险性较大,现在我们使用全自动火箭发射架,调试后只需要站在安全距离以外,进行遥控操作发射。”
调试完毕,几位工作人员离开发射点脱下静电服,龙洋的T恤已被汗水湿透。范力学称,工作人员必须穿着不透气的静电服作业,冬天还好,夏天就比较难熬。“火箭弹属易燃易爆物品,因而人影作业是相当严谨的。弹药临时储存库里连灯都没有,火箭弹都装在防爆箱里。”范力学说,准备发射更是大事,“申请空域是必要条件,一切准备就绪且达到作业条件后,要给空管打电话,‘需要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否同意?’得到肯定答复后才能作业。”
人工增雨不是想增就能增
下午4时46分,岳阳查看手机上的天气雷达图,紧盯雷达回波,“主要降水系统还在恩施神农架襄阳一带,江夏目前云系较少,而且是高云为主,不满足作业条件。”她表示,一般来说只有水资源丰富、云层厚度大于2公里的云系才有人工增雨的价值,还要有降水天气过程,“人工影响天气主要对地形云、对流云、层状云、积状云和层积混合云进行催化剂播撒作业,要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机、合适的作业部位、合适的催化剂量,作业才有实际效果。人工增雨并不是想增就能增的。”
6时左右,记者离开作业站,江夏还是蓝天白云,岳阳表示,她们将继续守候,“16日、17日两天有弱降水过程,我们要做好随时发射的准备。”
与此同时,在光谷、长江二桥等地,雨水陆续落下。记者从武汉市气象局了解到,此为天气预报的阵性降水过程,并非人工增雨效果。同一天,东西湖、黄陂、新洲、江夏等区都做好人工增雨准备,一旦气象条件满足,并得到空管答复后,就会伺机而发,“我们全员待岗,准备人工增雨。”
据了解,晚上8时30分左右,黄陂区气象局通过烟炉,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
【编辑:邓腊秀】
这个盛夏,江夏降水偏少七成
8月16日,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调试准备演练工作。记者肖僖 摄
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后,16日6时44分,武汉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相较日前,高温略有下降,原因是16日、17日两天受低层切变线影响,我市局部有降水发生。“这是一次机会,我们要逮住机会。”守在作业站的江夏区气象局专家岳阳告诉记者,中午她和同事从江夏区气象局赶到40公里之外的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为人工增雨作业做准备。
8月16日,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调试准备演练工作。记者肖僖 摄
今夏湖北遭遇了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岳阳介绍,江夏这个夏天热得非同一般。自7月7日进入盛夏期以来,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28天,日最高气温≥37℃的炎热日数2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5.2天,突破历史极值;盛夏以来累计降水量也相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以上,“武汉市累计平均降水量141.56毫米,我们只有62.6毫米,气象监测显示,江夏中南部已出现重度气象干旱,我们多次召开防汛抗旱会议,要求抓住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所以我们在这次降水过程到来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进行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
8月16日,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调试准备演练工作。记者肖僖 摄
进入作业站,记者迎面便看到紧闭大门的弹药临时储存库,工作人员穿上静电服,从火箭架装备储存库推出一部四联火箭发射架。“今年实在太热了,去年我们进行了14次人工增雨,今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了12次。”岳阳告诉记者,进行人影作业的目的除抗旱外,也有除霾降尘、生态环保的需要。
岳阳说,针对云系选择合适时机,有多种方式进行人工增雨,包括飞机、高炮、火箭和烟炉(设于高山上,利用烟炉通过燃烧催化剂,借助迎风坡上升气流进入云层,达到增雨目的)。江夏区将通过发射火箭,向云体播散制冷剂、催化剂等,弥补云中凝结核的不足,促使云滴增大,加速雨滴生长过程,从而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大家有个理解错误了,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云是首要条件,人工增雨是将云变成雨。”记者看到,此时江夏晴空万里,飘着朵朵白云,“我们要的云是乌云,人工增雨的前提就是阴雨天气,本身乌云的凝结核充足了,或是雨稀稀拉拉在下了,人工增雨才会让雨下得更大。我们今天就是在等这样的机会。”
脱掉静电服,工作人员衣服湿透
几名工作人员将发射架推到作业站中心空地的作业点上,进行准备工作。工作人员龙洋和谭振庭将一枚模拟弹上到发射架上来回推动,“这叫‘滑膛’,人影作业后火箭架会有油污,需要确认没有油污残留影响发射。”范力学调试遥控器,控制火箭发射的仰角和方位角,记者留意到,地面标示了作业点禁射区域图,“航道和居民区要避开。”
烈日下,几位工作人员穿静电服、戴安全帽、戴静电手套作业,人人大汗淋漓。范力学表示,相比以前,现在的火箭发射已变为全自动式,目前武汉市已基本淘汰高炮增雨作业,“以前三级高炮操作手要坐在上面进行操作,效率低危险性较大,现在我们使用全自动火箭发射架,调试后只需要站在安全距离以外,进行遥控操作发射。”
调试完毕,几位工作人员离开发射点脱下静电服,龙洋的T恤已被汗水湿透。范力学称,工作人员必须穿着不透气的静电服作业,冬天还好,夏天就比较难熬。“火箭弹属易燃易爆物品,因而人影作业是相当严谨的。弹药临时储存库里连灯都没有,火箭弹都装在防爆箱里。”范力学说,准备发射更是大事,“申请空域是必要条件,一切准备就绪且达到作业条件后,要给空管打电话,‘需要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否同意?’得到肯定答复后才能作业。”
人工增雨不是想增就能增
下午4时46分,岳阳查看手机上的天气雷达图,紧盯雷达回波,“主要降水系统还在恩施神农架襄阳一带,江夏目前云系较少,而且是高云为主,不满足作业条件。”她表示,一般来说只有水资源丰富、云层厚度大于2公里的云系才有人工增雨的价值,还要有降水天气过程,“人工影响天气主要对地形云、对流云、层状云、积状云和层积混合云进行催化剂播撒作业,要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机、合适的作业部位、合适的催化剂量,作业才有实际效果。人工增雨并不是想增就能增的。”
6时左右,记者离开作业站,江夏还是蓝天白云,岳阳表示,她们将继续守候,“16日、17日两天有弱降水过程,我们要做好随时发射的准备。”
与此同时,在光谷、长江二桥等地,雨水陆续落下。记者从武汉市气象局了解到,此为天气预报的阵性降水过程,并非人工增雨效果。同一天,东西湖、黄陂、新洲、江夏等区都做好人工增雨准备,一旦气象条件满足,并得到空管答复后,就会伺机而发,“我们全员待岗,准备人工增雨。”
据了解,晚上8时30分左右,黄陂区气象局通过烟炉,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