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人民日报社论肯定汉正街经验,40年来,“街”和“市”早已融为一体
汉正街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商家紧跟市场潮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这是导购在直播带货。 记者詹松 摄
农历虎年,武汉身生双翼。
7月17日,世界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正式启用。
在此一个月之前,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正式开建。建成后,天河机场吞吐能力将提升80%。
构建“双枢纽”、打造“双循环”,融入“大市场”,“九省通衢”的武汉再次迈出坚实步伐。
住在墨水湖畔颐养天年的郑举选,听儿子讲述这些好消息时,他的心情如同40年前那般激动。
1979年,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与其他102位无业街坊,领到了首批小百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度沉寂的汉正街,随着他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再度热闹起来。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廓清争议,称赞汉正街搞活了市场、方便了人民生活、扩大了劳动就业,起到了国营和集体商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此放开手脚,从此眼光向前,“对内搞活看汉正街”,从此,在中国流通领域改革史上,武汉汉正街写在了第一页。
武汉诞生了最火的小商品市场,汉正街模式引领改革开放大潮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习惯了一键购物送货到家的年轻人,无法想象计划经济时期的商品流通模式。那时,国家下计划—企业生产—国有商业部门收购后定价销售,小到一枚纽扣、一根针,都必须按这个“路线图”才能到消费者手中。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首批拿到营业执照的103位个体户,就如同充满活力的鲶鱼,在一团死水的市场上开始翻江倒海。
禁止批发、禁止贩运,这样的规矩被逐渐淡化。市场,这个曾经闻之色变的词语被反复提及。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汉正街。4月,国务院批转有关部门关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5个月后,武汉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恢复、发展个体经济,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一分钱一根针,一人一年能卖出1亿根;一角钱一粒的打火石,一年能卖出2吨。在一般工人年收入不足千元的时候,这里三分之一的经营者已成为万元户。
因为汉正街,彼时的武汉在全国引起深切关注。
国家工商局派出4人成立调查组,专程来汉正街调查核实,调查报告呈报中央。在这份报告中专门建议:“全国各地也可以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恢复这一类传统的小手工业品市场。”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此调查报告,并配发评论,充分肯定了汉正街经验。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
社论发表后,中国流通领域改革如同江河奔流,浩浩荡荡,以不可阻挡之势全面推开。汉正街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学习者,汉正街的名字在全国传开。
汉正街能够突破条框,闯出一片新天地,而面对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城市和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武汉又该如何突破?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城市面前。
1983年5月,时任武汉大学教授李崇淮提出“两通”起飞构想:从武汉地处全国交通中心的地位出发,加强交通和流通,两翼起飞,把武汉建成“内联华中,外通海洋”的经济中心。
交通和流通,汉正街摸着石头过河,留下了一条走得通的路。而武汉要把这条路,走成一条城市发展的“通天大道”。
1984年6月29日,经中央批准,武汉宣布:敞开武汉三镇大门,对外开放市场,欢迎国内外客商开发投资,鼓励全民、集体、个体一起兴办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保护竞争。
武汉在全国率先开启城门,以开放的姿态和进取的精神拉开了突破体制障碍、跨越市场天堑的序幕。
在观念交锋中,在体制改革中,在创新壮大中,汉正街不断成为城市的信心
1985年,汉正街在全国首创市场联合管理模式。
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内,深绿色的冬青树下,掩映着一位德国人的半身铜像,那是武汉为纪念格里希制作的铜像。
1984年11月,德国人格里希出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这是西方专家第一次执掌中国国有企业。
如今的习以为常,在那个年代却是惊涛骇浪。
每次故地重游,看到牌坊上“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几个大字,王仁昌就会讲起一件“小”事。
折叠伞不允许卖,因为不属于“小商品”。较真的他专门跑到青岛路小百货公司买了10把折叠伞,拿着发票来到硚口区工商局,“在国营小百货公司买的伞,算不算小百货?”
工商局领导一句充满不争论意味的回复——“这是大小百货交叉商品”,让王仁昌如释重负。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断的争论,在争论中取得共识;不断的探索,在探索中打破禁锢。
改革开放之初,武汉就鼓励党员干部敢为人先,冲破老套套,打破老框框,只要是符合改革精神的就要立即去办,不要什么事都等文件。直到现在,“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汉正街精神还在这个城市发扬光大。
有人评价,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开放,不是场地的开放,而是政策的开放,经济体制的开放,思想的开放。这种开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信心和雄心。
在这种信心和雄心中,武汉创造了全国一个又一个的第一。
率先在全国放开蔬菜市场,变统购包销为多渠道经营,变计划上市为市场调节……
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紧随其后,改革商业管理体制,改革批发管理体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网络型的新型批发体系。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如今,在武汉这个市场云集的城市里,汉正街从当年的“唯一”变成了“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汉正街真正成为天下第一街。
1997年,汉正街中心商城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女装专业市场。
1996年,汉正街实现年销售额80亿元,个体商户缴税7000余万元、管理费2300万元,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到2008年,已经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汉正街总是伴随着争议。过去,人们争议它走得太快;后来,人们争议的是它走得有些慢。
人口稠密、商居混杂、交通拥堵等问题涌现。传统批发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中心城区对功能品质的内生需求。
2011年,武汉市委市政府、硚口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对汉正街进行整体开发改造。坚持“留改拆”并举,腾退出一批土地,有序推进汉正街的有机更新。
2012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按照“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的目标定位,建设以现代金融、高端商贸、高尚住宅及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中央服务区。
有机更新,这也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过去十年,汉正街一方面进行产业更新,创新商业模式,打通产业链通道和供应链通道,一方面进行城市更新,腾退了100万平方米的城市空间。在吸引复星集团、香港恒隆、上海绿地、香港厂商会、深圳花样年等众多知名企业过千亿元投资的同时,为传承550年商业文明,尽可能保留“老汉口”的味道,对历史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合理利用。
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敢为天下先,成为武汉深化改革开放最有力的注脚。
汉正街变小也在变大,面对世界,街和城市早已没有分别
武汉BFC复星外滩中心。
8月27日,汉正街东片,武汉BFC复星外滩中心项目工地作业繁忙。
两江交汇、远眺龟山。眼前3栋超高层住宅早已封顶,对标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长江之眼艺术中心土方工程基本完成,全球最高连廊双子塔的土地平整即将结束。未来,这里将集聚世界知名企业总部、全球性金融总部。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意味深长地表示,复星集团在一条街上投入这样巨大的资金,除了上海外滩,就是汉正街。
从江汉关眺望长江,巨轮江海直达,摩天大楼刷新城市天际线。因码头造就的繁华汉口,如今踏着时代的鼓点再次出发。
5月27日,700件汉正街货物搭乘列车从武汉发车。货物抵达德国后转运至英国伦敦的亚马逊国际电商仓库作为待售产品储存。
列车有一个大气的名字:中欧班列。这也是武汉跨境电商货物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向海外仓发货。
向东,沿长江黄金水道,“江海直达”航线直通太平洋;向西,接丝绸之路,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和中亚。天河机场、花湖机场1.5小时飞行圈将覆盖五大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强劲的骨架“通江达海”、连接五洲,武汉面向更广的世界。
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
入夜,汉正街霓虹璀璨。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聚集了400多家直播产业生态上下游企业商户,200多个直播间和千余名主播,面向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消费者。
曾有网友说,不管多晚,武汉有两个地方,奋斗的灯光最亮:光谷与汉正街。
在汉正街,100万件的服装订单,从设计到交货,只需5天。在光谷,5座大科学装置加速鼎立,五大湖北实验室挂牌运营,五大国家级创新中心落地建设。行业不同,却都是武汉面对世界的态度,“江城齿轮上转动着发展的希望”。
汉正街上琳琅满目的,从来不只是一堆堆商品,更有一道道时代的印痕。
两江交汇处的汉正街,在这个不断的发展城市中变小了;与此同时,汉正街也在城市的发展中不断变大、变强。面对持续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的要求,面对当先锋打头阵的期待,汉正街将继续站在这个城市的潮头。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 王兴华 万凌 通讯员李放军 朱玲萍)
【编辑:汪宇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