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汉跻身“机器人城市”实力排行榜前十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09-15 06:0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武汉联一合立技术有限公司的消毒机器人登陆世界机器人大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5日讯武汉下线的机器人能搬运、码垛、焊接、喷涂、装配,但在相关应用领域还没有诞生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TOP10”榜单,武汉排在第10,与上海、深圳、苏州等地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武汉如何趁“机”而上?“机”会在哪?
  大企大所和强大科研实力
  武汉机器人应用场景“起点”不低
  以往维修重达上千吨的大型水轮机转轮,人要下到数十米深的机坑内,站在检修排架上进行施工,即便5-6个作业人员同时钻进去施工,也至少需要干1个星期。
  此前,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机器人在位修复装备,而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智能所周林博士团队历时多年研发的“大型水轮机在位机器人修复加工装备”,在轻量化、模块化装备设计、在位测量和自主寻位等多个核心关键技术方面积累了很多年,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后,便快速形成样机和产品,大型电站水电机组用上了这套机器人在位修复装备,完成修复只需要3天左右。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控股企业中岩科技,依托岩土所在岩土科技领域的雄厚创新实力,拥有自研核心技术,研发的城市管道机器人,可以替代工人,进入空间狭小而结构复杂的城市管道中,进行检测,给出“健康”评估;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淼,正是来自武汉大学先进机器人与智能控制实验室。
  还有“冶金国家队”中冶南方集团旗下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机器人,能在1600℃炼钢厂钢水里,测温取样。
  再比如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的行星轮(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受在汉科研单位委托,开发水下机器人做环保监测,去检查水质、观察水体。
  武汉·中国光谷机器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魏绍炎认为,武汉拥有强大的科教和科研实力,武大、华中大都拥有机器人研发实力,武汉既有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智造特色显著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还有工业制造“国家队”,也有各种孵化平台,同时结合深地资源勘查、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在部分特种领域,能造出高复杂度的机器人,通过“人无我有”突围。
  武汉机器人企业多专注做系统集成
  工业机器人主流赛道武汉还有待发力
  “大家都觉得机器人有前景,但似乎又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淼认为,尽管机器人的规模、种类正在持续增加,但解锁硬件的软件门槛不低,制约了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和效率。
  从一开始,库柏特就没有打算做机器人本体,也不去做自己不擅长的电机或芯片,而是以人工智能结合软件,专注于机器人操作系统,提高机器人的易用性。
  武汉的机器人企业不约而同瞄准与机器人“大脑”相关的部件做开发,让机器人更加“耳聪目明”,如库柏特为分拣机器人赋予视觉和触觉双重感知能力,中岩科技管道检测机器人产品,在声呐系统基础上增加推进器、摄像头和水下相机。
  这与武汉·中国光谷机器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观察基本一致。据该联盟统计,湖北省机器人行业相关企业近100家,在武汉注册的占比超四成。其中从事机器人集成应用开发的占比超八成,它们中不乏细分领域冠军,奋进智能占领全国白酒酿酒上甑机器人领域85%的市场份额,库柏特零接触式智慧药房国内市占率第一。
  武汉·中国光谷机器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魏绍炎认为,尽管长于“系统集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武汉缺乏制造一个完整机器人的产业链能力。
  相反,武汉机器人在本土能找到本体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由于工业基底雄厚,既有做电机和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也有部分做机器人本体,但还缺乏上下游联系。
  魏绍炎介绍,武汉机器人企业起步早,但在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90%仍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武汉机器人市场份额较低,整体上产品附加值还不高,一方面要独辟蹊径,一方面也要抱团成链在主流市场上占据更多份额,加速壮大企业规模。
  湖北要形成50家以上国内有影响力人工智能企业
  算力算法加持,武汉机器人更“聪明”
  上月,全国服务机器人独角兽、餐饮配送领域龙头企业——擎朗智能全国研发创新中心暨华中结算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光谷,未来将在光谷开展面向新应用场景的产品研发,包括清洁机器人、自动导引机器人等。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以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为重点,推进教育娱乐、医疗康复、养老陪护等特定应用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
  另据《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到2030年,湖北要形成50家以上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
  行业巨头纷至沓来。
  此前,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安防镜头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球第一的制造商——中山联合光电,就在武汉布局机器人业务,成立的武汉联一合立技术有限公司立足武汉人才、技术等,已研发出智能消毒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等一系列机器人产品。
  而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科技部批复的18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最早落地的基础设施,正通过资源聚集效应对AI产业发展起到孵化和助推作用,这其中,就包括机器人产业。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仅有该中心的算力底座加持,在算法研发上也有深厚支撑。随着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二者共同牵引紫东太初大模型赋能本地AI企业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化升级,让机器人产品“更聪明”,比如以政务服务见长的武汉力龙机器人等企业,已与中科院自动化所紫东太初大模型合作,政务服务大厅里的机器人不光能迎来送往,还能识别人脸和文件,具备了人工审批所需的听、看、认、写、读能力,能在窗口协助办事。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宋志辉 张锦)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