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防洪墙将退出历史舞台,汉正街城市阳台将眺望南岸嘴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9日讯(记者杨丝涵 通讯员刘丁维)“明年,我们将对原沈家庙闸口至鲍家巷闸口的512米防洪墙进行拆除,正式启动汉正街城市阳台项目建设,届时,抵御过1998年特大洪水的67岁老防洪墙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8日上午,武汉生态投资集团所属碧水集团总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汉正街城市阳台项目作为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规划中近期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涉及桥梁闸口改造、地面道路改造、阳台建设及慢行系统四部分。其中地面道路改造会将紧邻该段老防洪墙的沿河大道裁弯取直,所以需要将其拆除。“这段老防洪墙陪着武汉人民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它承载着武汉的防汛历史。大家可以趁着拆除前再来看看。”
明年,沈家庙闸口至鲍家巷闸口的512米防洪墙将进行拆除。记者史伟 摄
原沈家庙闸口至鲍家巷闸口段防洪墙位于武汉龙王庙上游,始建于1955年,位置紧邻汉正商圈,人流车流密集。记者在现场看见,该墙体材质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上爬了不少藤蔓,且墙体上半段有一条明显加高的分界线。
目前,集家嘴江滩公园中流通巷段堤线临江段新建了装配式新型防洪墙。 记者史伟 摄
“该段防洪墙建设初期是以1931年洪水标准设计,标高为31.30米。直到1985年,又按照1954年洪水标准为防洪墙加高了1米,因此产生了这条分界线。”负责人解释,拆除这段老防洪墙不仅仅是因为汉正街城市阳台建设需求,同时因该墙体建设年代久远,结构老化、碳化现象严重,内部钢筋锈蚀外露,裂缝发育明显,堤线凹进堤内形成明显弯弧,如继续保留,会对来往行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防汛是武汉天大的事,为了确保城市防汛安全,2012年,武汉市在集家嘴江滩公园建设过程中对流通巷段堤线进行了优化调整,沿该段临江新建了装配式新型防洪墙,汛期拼装抵御洪水,非汛期则可拆卸,让市民能直通江边。现阶段新型防洪墙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并经历了2016年、2020年大洪水的考验,证实其是安全、可靠的,未来新的沿河大道段也将紧邻新型防洪墙修建。
集家嘴江滩公园中流通巷段堤线临江段新建了装配式新型防洪墙,经历了2016年、2020年大洪水的考验。 记者史伟 摄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明年将建的汉正街城市阳台为武汉市五大城市阳台之一,是继中华路阳台、月亮湾阳台后第三个即将开建的城市阳台。
市民在集家嘴江滩公园游玩。记者史伟 摄
“汉正街城市阳台地处长、汉江交汇处,水景优势得天独厚,水岸码头历史文化深厚。目前,该地段因附近客观环境及市民需求,暂为一处停车场,江滩的通达性与亲民性较差。虽地处两江交汇处,但无法欣赏两江美景。”负责人称,汉正街城市阳台项目占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包含有百里生态长廊历史陈列馆,地下主要用于停车场、管理用房及公共服务配套等。将充分利用现有滨江资源,落实两江四岸“连断点、补空点、提亮点”工作,构建“水、岸、滩、城、人”和谐共生的连续开放亲水空间,实现城市阳台与汉江的有机融合,延续汉正街传统文化,打造了现代化、生活化、时尚化的世界级城市滨水空间,未来将成为武汉的地标性、时代性景观胜地。
【编辑:赵可】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