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医护与家属随时视频沟通,独身在汉的74岁老人顺利拔管脱机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2-12-31 06:4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31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刘望)“终于脱机啦!”29日下午4时30分,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一片欢呼。看到74岁的安老伯成功拔管脱离呼吸机,整个ICU团队都高兴不已。

  12月21日,安老伯被紧急送进武汉市第六医院。当时,老人稍一活动血氧饱和度就下降到40%—50%,情绪非常烦躁,病情十分危急,当即被收入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主任迅速组织科内专家和护理骨干组成特护治疗小组,进行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使用高流量无创呼吸机和抗病毒治疗。观察发现,老人缺氧情况改善并不明显,情急之下,经验丰富的朱国超果断决定让刘超医生为他进行气管插管,同时继续俯卧位通气。

  朱国超主任正在进行床旁救治。

  经过6天的抗炎、抗感染及肠内营养治疗,安老伯神志清楚,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8%以上,呼吸机参数达到脱机指征。拔管脱机后,复查双肺CT,老人感染灶明显吸收,各项血液指标也趋于正常。

  朱国超介绍,安老伯只身一人生活在武汉。每天护理组都会跟家属进行视频,汇报老人的病情变化,让家属安心。12月23日晚上,老人的情况急转直下,医护人员连夜跟家属视频连线,得知医院决定插管治疗,家属表示支持医院救治决定,治疗方案全权交由院方决定,他们全力支持,充分信任。家属这一决定,给了整个团队莫大的信心。精准有效的救治,创造了生命奇迹。

  “目前我们对重症患者的救治经验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朱国超说,针对重症患者,团队均在患者清醒状态下俯卧位通气,同时选择合适的插管时机,进行肺保护性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手段较过往也有了明显优化,在提高重症救治率的同时,减少了ECMO(体外膜肺)的使用率,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时刻提供了有效支持。

  【编辑:赵可】

  有需要,请点击图片——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