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荣枢:为人类文明提供全面的中国方案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3-01-11 06:5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工业文明实践消极后果批判反思的结果,我们超越了工业文明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经济主义发展观,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文明发展观。

  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文明成果和崛起经验,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智慧,极具示范作用。

  中国基于本国国情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既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为维护国际民主法治秩序贡献了新智慧,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中国方案。

  荣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的内涵是多元丰富的

  黄鹤楼下,高铁呼啸而过;长江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长江日报记者 何晓刚 摄

  现代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现代”意味着社会转换的标志与指向,“化”指的是这种转换的过程。

  从历史现象看,现代化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现代化对人类社会所有领域都产生了极富戏剧性的、深远的、必然发生的影响,是一场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和社会急剧转型的变革。从文明内涵看,现代化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的全面的文明进步。从政策视角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现代化作为发展的目标,包括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和保持现代化水平两类。综合来看,现代化表现为连续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并不单一指向某些目标和指标的叠加,而是一个“与前现代社会发展相比更具特色和优势的发展过程”。

  随着实践的发展,围绕现代化问题形成了学派众多、观点不一的诸多现代化理论,其中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完成了社会变迁和新社会样态的转变,并在经济水平上取得了相对较高的成就,因而将西方现代化视为一切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典范”,提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其他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照搬西方模式才能成功。但随着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走“西方化”道路的失败,“华盛顿模式”的失灵,宣告了这一观点没有真正理解现代化。

  正确理解现代化的内涵,首先需要明确,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的、统一的现代化模式。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形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是普遍性的规律。“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历史文化和生产力发展情况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和方式也有所差异,所以各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时也就不可能遵循普遍适用的统一模式。”马克思提倡各国在现代化发展中基于本国的情况,不断探索多样化的通向现代化的理论和路径。从整体上看,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选择何种现代化道路归根到底是要根据本国的国情。

  此外,现代化并不主要指经济发展指标,在探索如何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只看经济维度。西方经典的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发展最基本的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是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缺乏系统观念的唯经济增长论。从现代化的目标维度看,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这其中经济富强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物质基础,但不是唯一标准和最终目标。现代化“不是单向的物质现代化,而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得到全面发展进步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经济富强都内涵在现代化的目标维度中缺一不可。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现代化的目标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把它作为党的最高纲领写入党章,并在其后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及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时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始至终都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系统变革,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统一的现代化。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是全方位的

  2021年9月10日,海关总署的铁路货物快速出境通关业务模式下的全国首列铁路进快速出境中欧班列正式从武汉吴家山铁路中心站发车,经阿拉山口出境,驶往德国汉堡、杜伊斯堡。该班列是全国首次采取快速通关模式出境的班列,通过该报关模式出口的货物,将在口岸“秒放”,快速出境。长江日报记者 刘斌 摄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篇章。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经济数据测算,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美国的40%,其后每两年突破10%,到2021年这一数据则上升到占美国经济总量的77%,2013年—202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比G7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的总和还要多。新时代十年,“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们已经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发展最好的时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重要因素,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越来越雄厚。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国家治理、精神世界、价值生成等等各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制度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十年来,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各项国家制度日益成熟稳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更加坚强有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体系更加精准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稳固,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日益健全,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四梁八柱”逐步确立,为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长久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代十年的实践,党中央全面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根本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不利局面,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我们高扬思想旗帜,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有效地扭转了主流思想遭到侵蚀的局面;社会各界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打造了一批反映正能量和彰显中华文化神韵风采的精品力作,深受群众喜爱,有效扭转了人民群众精神食粮日趋“西化”的局面。文艺工作者推进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坚持依法管网治网,打击网络舆论乱象丛生、道德失范、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行为,有效扭转了网络空间乱象丛生的状况。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兼容并蓄、自信自立,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展现出锐意进取、永不懈怠、久久为功的奋斗姿态和风采;我们坚持崇高革命理想,把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结合起来,发扬历史创造精神,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坚持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中,不仅高扬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而且为人类贡献了人民至上、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共享富足、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等中国传统优秀理念,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内涵。

  中国实践为人类文明提供广泛方案

  2022年11月5日, 《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在武汉举行。国际组织和各缔约方代表、中外湿地和环保领域专家认为,中国秉持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正启迪世界,也必将助推全球湿地保护进程。这是代表们在参观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长江日报记者 金振强 摄

  经过100多年的奋斗,“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本质上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它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根据社会制度,可将文明划分为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等;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把文明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但不管根据哪一种标准来划分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对工业文明实践消极后果批判反思的结果,正是通过批判与反思,我们超越了工业文明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经济主义发展观,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文明发展观。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了共融共生的文明新秩序。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如果人类文明只有一种那就太单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胸怀天下、兼收并蓄,让不同的文明在交流中互鉴,在借鉴中融合。它强调文明发展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明中的因素以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中的有益做法丰富到人类文明中去,推动了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融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政治文明为统领,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物质文明为基石,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通过高质量发展为其他四个文明创造丰厚物质基础;以精神文明为内涵,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其他四个文明夯实思想根基、注入精神动力;以社会文明为目的,积极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的民生工程,确保能够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以生态文明为保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协同推进,实现了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开辟出一条文明发展新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新贡献、带来了新希望。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超越人为物所役的资本逻辑,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方民主效用低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国强必霸的发展逻辑,以走和平发展道路超越对外扩张掠夺,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超越贫富分化两级对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先污染后治理,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超越物质主义盛行,以最终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文明的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文明成果和崛起经验,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智慧,极具示范作用。

  实现民主的中国方案尤其具有创新意义

  这是设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迎丰村的一个基层人大换届选举投票站,村民在参加投票,村级监察联络员监票(2021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中国式现代化中有创新意义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思想对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是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贡献的宝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一重大理念。20世纪以来,在波涛汹涌的民主化浪潮中,有的国家改旗易帜、分崩离析,有的国家陷入动荡、进入僵局。以民主、法治著称的西方国家目前也面临“民主赤字”“民主失色”“民主效用低下”的危机,这些国家民主化出现的挫折甚至危机,主要原因是民主实践出现了偏差,这也说明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实现民主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极其重要,也极不容易。

  我国在发展民主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立足我国民主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吸收其他国家民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走出了一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上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创性地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使中国的民主实现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作上的协同性和参与上的广泛性,实现了全过程的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不断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水平,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保证了人民真实、具体的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机构科学、有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我国新型政治制度的优势;坚持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保证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参与和行使权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国家各民族团结、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坚持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打通人民行使权力的“最后一公里”等等。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实现民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认可的民主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中国基于本国国情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既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为维护国际民主法治秩序贡献了新智慧,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中国方案。

  【编辑:王戎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