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坚守者|永不消逝的铁路“电波”
对于普通人来说,电报早已经成为一种不再使用的通讯方式,但在铁路系统,电报依然不可或缺。出于安全需要,目前,全国铁路系统路局、站段、车间、班组的相关信息仍然用电报发送。
春节前后,是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汉通信段洪山电报所,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汉通信段洪山电报所是中铁武汉局管内唯一一个电报所。
这是中铁武汉局管内唯一一个电报所,收发量很大,一天需要收发处理的电报近千份。
90后电报员关梦思正在忙碌。
“在春运期间,我们处理、收发的列车电报信息主要包括旅客列车载客、水箱加水、内燃机车加油、临客开行、旅客突发疾病、吸污作业、紧急突发情况,还有货运列车的调度和发车等等……”关梦思说。
铁路电报是铁路公文的组成部分,是政令、信息传递的手段,也是铁路各单位在运输生产和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的公文材料。一份铁路电报从接收到发送大约需要5分钟。
一份铁路电报从接收到发送大约需要5分钟。
关梦思介绍,电报就像铁路正常安全运转的“信号灯”,错误的信息或数据会对铁路客货运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铁路电报员工作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熟练掌握多种专业词语,处理多种数据,是电报员的基本功。
熟练掌握多种专业词语、处理多种数据是电报员的基本功。
今年是关梦思参加工作的第11个年头,这份工作,她早就驾轻就熟。回忆起刚入职时,关梦思说:“春运期间,紧急的电报特别多。那时候业务没有现在熟练,比现在压力更大。有时候生怕出错,经常失眠、焦虑。不过当时幸好有老同志、老师傅坐镇,悉心地教导我们完成工作。”
电报员李晓荣认真核对电报内容。
今年49岁的李晓荣是洪山电报所里的“老兵”,从业已有30年。她说,要想把电报工作做得好,离不开九个字——“看得勤,写得准,发得快”,有时候甚至是“生死时速”的较量。李晓荣回忆:“有一年,在过年期间收到过一封电报,是列车上有突发疾病的旅客需要停靠不能停靠的站点,下车转运救治。在铁路运输的规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将这个请求的电报,及时准确地处理成标准电报并发送给救援涉及的相关单位,列车停不了,会影响救治。”
电报员李晓荣(中)正在向年轻的电报员传授工作经验。
李晓荣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还是“四码时代”,所有的汉字符号都由四个数字组成,所有的电报都需要用四码打成汉字,这对电报员的要求极高,他们不仅需要记下至少2000组常见译码,还要掌握全国铁路网的全部站名、几千个铁路客运站名和货运站名。不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四码”早已写进了历史。“以前用的是电报机,打错字就要重来,现在我们打电报用的是电脑。所以之前我们武汉铁路一共有15个电报所,2019年的时候,全部合并到现在这1个电报所,13个电报员组成的这支强悍的队伍,比以前更高效。”李晓荣介绍。
24小时全天候在岗是电报员岗位的特殊职责。
夜幕降临时,夜班的同事已经到岗准备接班,关梦思耐心地跟她做着交接。24小时全天候在岗,是这个岗位的特殊职责,春运路上,这道永不消逝的铁路“电波”正在无数人的坚守里守护着铁路运输的安全。
“电报不仅是凭证,也是指令,它不能出错。身为电报员,我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在这个春节,让一封封电报温暖大家,守护铁路运输安全。”关梦思说。
(来源:湖北之声)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