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依然要像雷锋一样,把‘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胡广伦
退伍老战士胡广伦。 记者彭年 摄
3月3日下午,“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团进校园”首场活动走进武汉体育学院。86岁老兵胡广伦为年轻人做了一场主题为《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的宣讲报告。
“我出生于1937年,比雷锋大3岁,我与雷锋是同时代的人。”宣讲会现场,胡广伦动情地说,“我这一生,都在践行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老战士胡广伦进行老兵宣讲活动。
86岁的胡广伦精神矍铄,他向记者一句话介绍自己,“我是一名军龄45年、党龄67年的老兵”。
这位老兵不普通。他是我国将电子计算机率先引入测绘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六项,因科学研究成绩突出荣获“三等功”三次。
高中时期,胡广伦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品学兼优的他被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学习。
1958年,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为了尽快在测绘中应用新技术,测绘学院着手培养电子计算机人才。1960年初,即将毕业的胡广伦被选送到北京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修班进修。
1962年到1964年,胡广伦率先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测绘领域,开发了电算加密新技术,并成功应用于边界测图。
有年轻人曾问胡广伦,“当年,您为何会选择军事测绘专业?”胡广伦笑着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把“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2007年,70岁的胡广伦离开了部队,跟随女儿一家居住在东湖高新一小区。退休后的生活原本应是闲适的,但胡广伦却闲不住,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
刚入住小区时,小区居委会尚未进驻,小区管理基本瘫痪。“我是一名老兵,既然小区居民有需要,那我就要挺身而出。”胡广伦一边调查小区情况,一边给街道办事处寄信反映问题,呼吁尽早组建居委会将小区纳入管辖范围。
2012年,社区居委会进驻小区后,胡广伦又积极配合、大力协助,将瘫痪多年的业委会重新组建起来。
小区的事情繁琐复杂,牵扯利益面广,众口难调。加装电梯、改造暖气管网、架设监控系统、改造消防系统及供水管道、消除供电隐患、整改通信线路……小区里的这些事,哪件听起来都不好办。“有些事不好干,那就让我这个老兵干。”胡广伦说,自己虽然退休了,但军人和党员的职责仍然在。他善用市长热线、城市留言板,积极向职能部门反映问题。同时协助社区发动群众,带着大家一件一件解决小区里的“急难愁事”。
十余年来,胡广伦一直是社区年纪最长的备案志愿者,被社区党委书记称为社区的“定海神针”。但总有一些声音说,“都退休了,怎么还这么爱管闲事?” 胡广伦想了想,“这话说得不对啊,为人民服务还分退休不退休吗?”
居民口中的“常爹爹”不姓“常”
胡广伦爱管闲事,但也为人低调。一些邻居和他打招呼,都喊他“常爹爹”,因为胡广伦的网名叫“常乐”,大家误以为那个爱管闲事的老人就姓“常”。即使是和他打了十几年交道的社区工作人员,也仅仅只知道胡广伦是一名老兵。
直到2019年,居委会进行退役军人登记,大家翻阅档案材料才发现胡广伦军旅生涯的丰富履历。胡广伦却摆摆手,叮嘱大家“要保密,不要宣扬”。
鲜有人知的是,一心奉献的胡广伦也有着生活的重担。
胡广伦的女儿有一对36岁的双胞胎儿子,因患脑部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常年需要人照顾,其中艰辛可想而知。然而,面对生活的苦难,胡广伦一家心里仍装着大爱。“在我们这栋楼,谁家父母有事,就会把孩子送到我们家,有时候一住就是一周。”还有一些邻居,直接把家里的智能锁密码告诉胡广伦,“有时候他们回不了家,就让我们去家里帮忙。”
最近,胡广伦正忙着和社区商量,要在社区组建一支“共度夕阳”志愿队,召集社区里的医护人员及年轻人,为独居老人提供看病、送医服务。
“有时候大家劝我,年龄大了注意身体,健康第一。我想健康虽然是第一,但它不是唯一。”胡广伦常常也在思考,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首先要有大爱,雷锋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胡广伦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会把‘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人物小传:
胡广伦,湖北省巴东县人,1937年6月出生,1956年8月入伍。他是我国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测绘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六项,并因科研成绩突出荣获三等功三次。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他被授予“新中国军事测绘事业杰出贡献奖”。退休后,他将社区志愿者工作作为自己继续战斗的岗位。2015年被评为“社区建设特别贡献者”,2022年被评为第五届“武汉市文明市民”。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实习生彭苇杭)
【编辑:商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