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爷爷是一名老兵,我从小就听着革命英雄的故事长大,能把这些故事讲给成千上万的人听,我很自豪。”
——青山区吉林街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兴泉
“红巷苗苗”志愿者团队成员王兴泉(右一)给游客作讲解。记者许魏巍 摄
3月4日上午,江城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武昌红巷武汉革命博物馆大门前,陆续迎来了一批批参观的游客。
400多米的武昌都府堤路被称为“红巷”,这里集中了武汉革命博物馆下辖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等多处革命旧址和红色教育基地,不仅是百年党史的重要见证,更是武汉市著名的“红色名片”。
青山区吉林街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兴泉、武昌区棋盘街小学候补街校区四年级学生陈颢煜也早早来到了红巷,他们是武汉革命博物馆的“红巷苗苗”,每逢节假日和周末,“红巷苗苗”们在这里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
稚嫩童声讲述红色历史
有游客听完眼眶湿润
“红巷苗苗”志愿者团队王兴泉给游客作讲解。记者许魏巍 摄
身穿红马甲,头戴麦克风,肩挎扩音器……4日上午,武昌红巷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苗苗”们上岗了。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王兴泉说起“铁骨柔情夏明翰”的故事,声音抑扬顿挫,表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稚嫩的童声加上充满感情的讲解,引来了众人的阵阵掌声。
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一家居住的地方。“红巷苗苗”陈颢煜声情并茂地讲解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在这里生活、指导革命工作的情形,当讲解到杨开慧烈士为革命英勇牺牲时,陈颢煜语气哽咽,参观的游客无不动容,有的人眼眶都湿润了。
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张先生动情地表示,没有想到武汉革命博物馆有这样优秀的小小讲解员,孩子们讲得太投入了,这些革命故事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武汉革命博物馆副馆长张帆称,武汉革命博物馆2022年整合资源,倾力打造“我在红巷讲党史”红色IP,无论是由社区离退休干部群众、在校大学生分别组成的“红巷爷爷”“红巷青马”志愿者,还是2000余名“红巷苗苗”志愿者,都是红巷的宝贵资源,是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力量。
六年级小学生已当了4年志愿者
“让更多人了解武汉红色文化”
今年12岁的王兴泉目前在青山区吉林街小学读六年级,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成为“红巷苗苗”已经快4年了,2019年7月至今,王兴泉已累计服务游客10000多人次,讲解服务超过570小时,成为武汉革命博物馆志愿服务“参与度最高”“观众满意度最高”的小学生志愿者讲解员。
2019年暑假,王兴泉在车上偶然听到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苗苗研学营”正在招募志愿讲解员,便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我的太爷爷是一名老兵,我从小就听着革命英雄的故事长大,能把这些故事讲给成千上万的人听,我很自豪。”
从二年级暑假开始,王兴泉只要有空,就在家中反复练习,讲解词记不住,他便要爸妈将讲解词录下来,用录音机随时听;初次上场难免有些胆怯,王兴泉便把亲戚当成游客,一遍又一遍讲解……博物馆游客不多的时候,王兴泉抓住时机进行模拟讲解,练习站姿、手势、语速、体态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讲解,故事就像长在脑袋里一样,面对游客王兴泉能熟练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娓娓道来。
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49名小学生走进“红巷苗苗研学营”
“红巷苗苗”志愿者团队陈颢煜(左一)给游客作讲解。记者许魏巍 摄
4日上午,武汉革命博物馆最新一期“红巷苗苗研学营”正式开营,来自吉林街小学、光谷六小、沈阳路小学等10多所学校的49名小学生,成为“红巷苗苗研学营”的营员,接受严格的选拔和为期一周的培训后,营员如顺利通过考核,将成为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苗苗”,开启义务讲解志愿服务。
8岁的涂思涵是沈阳路小学三年级五班的学生,此前曾做过小小讲解员,了解不少革命故事。涂思涵表示,自己对成为“红巷苗苗”非常有信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在开营仪式上,72岁的“红巷爷爷”邓广东也来到了现场,指导小营员们学习讲解。
邓广东是湖北省纺织物资总公司退休职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邓爷爷。讲解红色故事,邓广东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讲述英雄人物时,他喜欢加进来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让一个个历史人物“活”起来,更加生动,参观的游客听后有不一样的收获。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武汉革命博物馆,老、中、青三代人接续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持续闪光。
人物小传:
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苗苗研学营”自2016年开营以来,已培养2000余名“红巷苗苗”;“红巷苗苗”积极参加“红色课堂进校园”“我在红巷讲党史”文艺宣讲、“我们的节日”等武汉革命博物馆品牌社教活动,平均每年提供义务讲解1400余场次,累计服务观众10万余人,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用行动展现了当下少年该有的模样。
(长江日报记者李爱华 通讯员熊思宇)
【编辑:商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