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20名小朋友来到武汉科学技术馆“筝春色 享春趣”,“下次还要来玩”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3-04-05 16:55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风筝作品展示。见习记者周庭怿 摄

  长江网讯(见习记者周庭怿) 暖春四月,草木葳蕤、初阳高照,又是一年放风筝的好时节。4月5日,武汉科学技术馆举办“STEAM科学+活动——‘筝春色 享春趣’”活动,20名小朋友来到武汉科学技术馆,在牛晨、黄雯等科普辅导员的带领下学习清明文化习俗,感受别具一格的春日氛围。

  武汉科学技术馆特别活动“筝春色 享春趣”。武汉科学技术馆 供图

  一“筝”两学:了解历史知识、学习科学原理,“人们将风筝线隔断,祈求风筝能带走一年的霉运”

  活动现场,牛晨讲解风筝的起源与发展。见习记者周庭怿 摄

  长江网记者走访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科普辅导员牛晨引入古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讲解了风筝的起源与发展。牛晨说,风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是墨子花费三年时间用木板制成的“木鹞”;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做的风筝随之出现,成为如今人们口中的“纸鸢”。

  “最早风筝多用于测距离、报信息、通讯求救等军事方面;唐代开始,社会经济趋于稳定,放风筝就成了一项娱乐活动,宋代开始,人们多在清明节前后放风筝,并将风筝线隔断,祈求风筝能带走一年的霉运。”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积极制作风筝。见习记者周庭怿 摄

  “地球上的一切飞行物,能够飞行的根本原因,在于飞行过程中向下产生气流,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或推进力。”活动现场,科普辅导员黄雯以火箭靠喷射气体升空、蜂鸟靠拍打翅膀悬停等知识举例,向小朋友们讲解空气动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相对飞行原理”,“无论是主动飞行的飞机,还是被动飞行的风筝,它们与空气都存在相对运动,对于飞机和风筝而言,它们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气流的作用是等效的,这就是‘相对飞行原理’。”

  参加本次活动的小朋友多多(化名)举手表达“风筝的尾巴就是帮助风筝起飞”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连连称赞。

  一“筝”两玩:将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于蓝天,“在风力适足的时候,手拿风筝提线,逆风向前边跑边放。”

  对折中线、穿线制尾、彩笔绘制......活动现场,黄雯介绍了风筝的纸面、骨架、尾巴等基本结构,带着小朋友们制作自己的专属风筝。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风筝纸面上勾勒出不同样式的图案,一个个小巧又稳定的菱形风筝就制作完成。

  “我的风筝是对称的。”四年级小学生年年(化名)介绍自己的幸运色是绿色,绘制的风筝以草绿色为基色,寓意给自己带来好运;小朋友琪琪(化名)在科普辅导员的帮助下固定住风筝的“骨架”,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专属风筝。

  琪琪(化名)与科普辅导员郑雨欣一起制作风筝。见习记者周庭怿 摄

  如何让亲手制作的风筝成功翱翔于天空呢?对此,小朋友们展开了积极讨论。“要在有风的时候才能让风筝飞得更远”、“要迎着风跑风筝才能飞得高”、“线要放长风筝才能飞起来”......

  黄雯展示了放风筝的一些小诀窍,即在风力适足的时候,手拿风筝提线,逆风向前边跑边放;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或倾斜度过大时,“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迅速放线,二是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都可缓和其势。”

  小鱼(化名)认真创作自己的风筝。见习记者周庭怿 摄

  7岁小朋友小鱼(化名)说,今天亲手制作了风筝,学习了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收获满满;小鱼(化名)妈妈告诉长江网记者,此前看到科技馆公众号发布该活动的预告,今天一早就带着女儿来参加,“我们希望她能在生活中体验到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今后也会带她多参与此类集体活动。”

  “我们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去科技馆旁边的江滩放风筝,也希望大家根据今天学习到的相关技巧能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黄雯告诉长江网记者,本次活动通过探索风筝相关的知识,从中激发儿童跨学科探索知识的欲望,希望能让市民真正走出家门踏青、拥抱春天。

  据悉,武汉科学技术馆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融合科技馆特色,特别推出“STEAM科学+活动”,以科技展览展示为辅助,将“展”与“教”有机结合,并结合时事,设计相关主题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思考。本次活动由武汉科学技术馆主办,获得了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长江网的大力支持。

  【编辑: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