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5日讯(记者李琴)4月15日,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的“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受制于人,反映在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芯片应用等环节都存在技术限制的问题,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牢牢把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倪 光南院士在4月15日的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上发言。大会主办方供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逐步上升,2022年行业销售额突破1.2万亿元,其中,芯片设计业发展较快,目前中国芯片设计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无论是设计队伍还是设计能力都仅次于美国;芯片制造业已成为全球重要一级,出现了一些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业规模占全球该领域的20%左右;芯片应用规模全球第一,2022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384亿颗,约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70%。
倪光南表示,CPU芯片和操作系统是网信领域最核心的技术,对芯片业有引领作用,目前世界主流CPU被x86和ARM两种指令架构的CPU所垄断,“迄今为止,中国在主流CPU领域没有任何话语权,因此中国芯片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引领,难以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
他指出,我国在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领域,要尽快补齐关键装备和材料方面的短板,通过以举国之力大力攻关,可望在较低制程生产线首先实施国产自主可控,然后再扩展到更高制程,但在芯片设计和应用方面还需加强。
“在芯片设计方面改变受制于人局面,一是在主流CPU架构,二是在EDA软件。”他建议,应抓住开源RISC-V架构(一种开源无需授权的芯片架构)兴起的机遇,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RISC-V生态建设,达到不受制于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优势,聚焦RISC-V发展国产CPU,同时,要协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共同打破x86和ARM两家垄断主流CPU市场的局面,推动RISC-V进入世界主流CPU行列。
他同时表示,中国企业对开源的贡献正在增大,开源芯片发展迅速,中国贡献明显,“拥抱开源,发展开源,符合我们国家的战略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通过开源软件的创新,达到‘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