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2023湖北青创园(汉阳)一周年活动在四新片区举办,青年运动市集、陆冲体验、飞盘涂鸦、咖啡课堂等活动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体验。
一年前的五四青年节,湖北青创园(汉阳)一期在四新纽家城市广场揭牌。4个月后,湖北青创园(汉阳)二期投用,开园即满园。
一年来,80多家创业企业在此入驻,创业者的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住在楼上由政府提供的公寓里,下楼就是自己创办的公司。平台、房子、贷款、生活圈子,创业可以最低成本“一键启动”。
回汉创业,“一键启动”
园内企业正在使用共享会议室开会。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摄
“以前大家都说‘下海创业’,似乎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能从职员变老板。现在‘下楼创业’就像从手动挡汽车换成一键启动的自动挡,上车就能出发。”武汉红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邹蕾说。
去年年初,在南京工作的邹蕾决定回武汉发展,因为经历过一次创业,这次他更加谨慎。邹蕾在武汉三镇四处物色创业场所,由于选址成本和通勤时间难以平衡,他一直犹豫不决。直到5月他看到汉阳青创园发布的扶持政策,便过来咨询入驻条件,查看了园区内已经装修好的办公间,还有共享接待室、共享会议室等。
园区内有装修好的办公间、共享接待室、共享会议室等。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摄
邹蕾算了一笔账,如果从这里起步,首先就能省下每月近万元的租金和软装、硬件费用,资金压力就小了十几万元。与此同时,他也不需要额外花一两个月时间准备这些东西了,只需要负担招聘员工的投入,就可以“低成本”起步。他当即决定将新公司注册到这里。
公司刚起步时,邹蕾住在汉口,每天开车过来要40多分钟。园区配套的人才公寓启用后,他顺利申请入住,之后就直接住在青创园附近,有时加班熬夜也不用担心回家太晚。
长江日报记者在青创园看到,有50多位像邹蕾一样的创业者,工作、生活都在同一个街区,步行可达公司,还可享受人才公寓租金政策补贴。
“住这里不仅仅是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舒适。我平时喜欢跑步、打球,旁边的四新体育公园就能满足需求。公司发展步入正轨,我目前正在四新看房子,准备把家搬过来了。”邹蕾说。
满足创业刚需,企业实现倍增
郑亚玲是青创园“下楼创业”的一员,她创办的快点喝商贸已经在武汉、恩施开了10家店。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摄
开园一年以来,汉阳青创园园内企业共申请专利19项,远程孵化企业申请专利20余项,市场主体和企业总量实现双倍增。周边片区内,商贸业企业数量也同步实现了倍增。“市场证明,好的配套服务是创业青年们的刚需。”园区企业湖北快点喝商贸有限公司投资人樊俊成说。
樊俊成在汉阳做了十几年人力资源公司,有多次创办企业经验。2022年年中,他从区里的政企交流活动上获悉汉阳区为完善四新青年创业城的生活配套服务,青创园一楼大厅就有一块场地可以开咖啡店,政府补贴一半租金。
樊俊成很快看中了四新片区的消费市场,他和同样看好咖啡市场的郑亚玲一拍即合,二人一起注册公司开始代理“不焦虑咖啡”等饮品,并迅速在青创园一楼开了“不焦虑咖啡”汉阳首店,销量很快做到同规模咖啡店的中上等水平。
一个多月后,他们在四新大道旁的武汉光明中心开了第二家咖啡店,该店与“不焦虑咖啡”武汉天地店、楚河汉街店一同稳居全市门店销量前三。如今,公司运转仅半年,快点喝商贸已经在武汉、恩施开了10家店。
据了解,四新片区15—44岁以下人口占比达51%以上。降低经营成本、完善公共配套、打造“创业+居住+配套”的创城融合街区是吸引年轻人安家乐业的关键。《知音人才谷政策(试行)》《湖北青创园(汉阳)发展支持计划》发布,全域配套3000+套知音人才公寓,汉阳区陆续发布多项支持年轻人创业就业扶持政策,为企业准备了“知音人才卡”、人才“绿色通道”,人才在购房购车、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健康医疗等方面也可获得专属服务支持。
近五年,汉阳新增留汉大学生超10万人,平均每天新增近60人在这里就业创业。“既要能奋斗,又要好生活,如今的创业青年更需要轻松的创业氛围、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武汉就能实现鱼和熊掌兼得。”汉阳区有关负责人说。(长江日报记者肖清清 秦璟 通讯员曾建 黄璜)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