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7日讯(通讯员张斌 秦琦 刘畅)今年6月26日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为提升高校学子识毒能力、增强学生防毒意识,武汉2023年禁毒宣传月高校行活动中,武汉传媒学院组织专业剧组拍摄了3部新型毒品防范情景短剧,带给学生们一堂生动的“识毒防毒拒毒”禁毒宣传课。
《体面》剧组拍摄现场。武汉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剧中,学生演员通过生活化的演绎,将毒品的危害、毒贩的狡猾演绎得淋漓尽致。短片《体面》中,鲁明是一名大一新生,在他打工的咖啡店里,老乡王鑫时常关心他,带他“见世面”,还教会鲁明抽电子烟,声称这才是男人的“成人礼”。同时,劝导他转行做销售增加收入。不久,王鑫便带鲁明结识了满哥,开始贩卖电子烟,虽然收入有明显增加,但当鲁明得知真相,已经太晚了。在暗恋对象潇潇组织的生日聚会上,鲁明因毒瘾发作不能自已,被送往公安机关。此时的他才知道,满哥长期在学校附近活动,组织贩卖带有大麻合成素的电子烟,专门擅长找单纯的大学生以“老乡”之名套近乎,一步步引诱他们吸毒,并将其发展成“下线”。最终,深知一切的鲁明悔之晚矣,当其他同学们在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的同时,自己面临的则是牢狱生活。
《捷径》剧组拍摄现场。武汉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短片《捷径》中,女大学生白雪为了能在全国网络主播大赛中脱颖而出,便立志减肥,无奈怎么运动都成效甚微。一番挣扎后服用了活动主管娅娅推荐的“减肥药”。服用数次后,体重明显下降,但白雪开始出现失眠、健忘等不良反应。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吃的所谓的减肥药里面有毒品成分。当白雪对毒品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猎物》剧组拍摄现场。武汉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短片《猎物》中,女孩肖丽是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男友为了帮她解压,带着她在KTV里吸食了一种软性毒品——笑气。最终,对毒品产生依赖后,肖丽不仅丢了工作,也成了男友赚钱的工具,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武汉市禁毒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年轻人是毒品的“易感人群”,他们年轻、追求个性,且易受同龄人影响,狡猾的毒贩又无孔不入。“就像短剧中的故事,不少人吸食毒品,就是从朋友聚会开始。殊不知,一入毒门深似海。”该负责人提醒,面对毒品,不能有侥幸心理,永远不尝第一口。三部情景剧虽不长,却为年轻学子敲响了禁毒的警钟。
一位观众在看完短片后深有触动,一朝吸毒,终生戒毒,千万不能让一时的冲动毁了自己的人生。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