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水利部4部委联合印发实施《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明确提出2022-2024年在长江流域17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评分细则》是在前期反复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聚焦长江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兼顾长江源头及上、中、下游特点,构建了一个以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4个一级指标和鱼类物种数、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水生生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等14个二级指标为支撑的考核指标体系,并采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相关监测调查数据,以确保操作层面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简便易行。
《评分细则》按河流、湖泊、水库进行分类评价。其中,河流有10个指标,湖泊有11个指标,底栖动物物种数被纳入河流和湖泊的考核指标之中。
底栖动物,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无脊椎动物群,主要包括环节动物(寡毛类、多毛类、蛭类)、软体动物(螺类、蚌类)、节肢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扁形动物(涡虫)等。
底栖动物一直不被人们“看见”。但它们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生物指示器,广泛用于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水底世界的“无声英雄”,是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水下哨兵”。
目前,欧美等国均构建了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监测评估体系,把水生态评估结果作为推动水生态系统改善的重要依据。
11日,水生态专家、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徐栋博士介绍,此前,国内外对于小流域水生态监测拥有成熟经验。但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这个巨型流域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演变规律极为复杂,各地水体面临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千差万别。因此,这个基于巨型流域尺度的水生态监测考核是一个前瞻性的工作,还有待不断探索完善。
链接>>>
长江中游底栖动物有500多种
目前,长江流域共记录底栖动物1000余种, 其中中游共记录500余种。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态习性千差万别。
那么,长江武汉段的底栖动物,有哪些精彩之处?1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崔永德,向我们讲述了涡虫“返老还童”、鳑鲏与河蚌是“天生一对”等底栖动物的生态故事。
长江流域常见的水生昆虫。图片来源:中科院水生所底栖生物生态与分类学学科组
涡虫切成279块还能“再生”
再生(Regeneration)是一个古老的科学命题,也是生物学的重要奥秘之一。再生的过程中,生物体能够对损伤失去的器官、组织进行自我修复和替代。
人类在18世纪就发现了涡虫神奇的再生能力。1898年,一个叫摩尔根的生物学家就开始了对涡虫的研究。他将一条不到2厘米的涡虫切成了279块,每一块最后都能重新长成一只新的涡虫。它由此成为“再生之王”。
后来科学家们不断地将涡虫进行花式切块,横着切、竖着切、斜着切、沿边切、挖出一小块切……进而研究涡虫的再生机制,研究它的干细胞迁移路径、分化,希望能够将涡虫的这种再生功能搞清楚,揭示这一调控机制并加以运用,或许可以让人类获得和涡虫一样的“返老还童”能力。
鳑鲏鱼与河蚌是“天生一对”
生物间的互动极为多变,有残酷的捕食和寄生,也有温馨感人的共生现象。
鳑鲏鱼是一种小型鱼类,经常遭到凶猛鱼类的驱赶和捕食,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于是寻求河蚌的帮助。
繁殖季节来临,鳑鲏鱼雌鱼会辗转找到河蚌,把产卵管伸入河蚌的进水孔(进水孔是河蚌呼吸和进食的通道,有充足的氧气与食物供给),将鱼卵产在河蚌体内的外套腔里,雄鱼则趁机在河蚌附近排出精子,使河蚌内的鱼卵受精。之后受精卵会在河蚌内受到保护,直到孵化成幼鱼,再游出河蚌外。
河蚌也很聪明,在“收养”鳑鲏鱼后代的时候,它们也会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鳑鲏鱼抚养。原本在河蚌内的幼蚌也会附着在幼鱼身上,将子代散播至各处。鳑鲏鱼与河蚌的组合相互合作,都有助于两者后代的繁衍。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江小蝶)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