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0日讯(记者冷靖华)7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全市房管系统2023年半年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我市采取“五个一批”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今年已建设筹集保租房44908套(间),还将不断探索住房保障新模式。
近日,位于新洲阳逻的城投·东方领誉保租房项目刚刚正式开业运营。该项目首批100套房源试运营不到1个月已近满租,约200名留汉青年人签约入住。
在一套现代简约风的房间内,沙发、茶几、智能门锁、洗衣机、热水器、燃气灶、冰箱等各类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直接拎包入住,公共区域配套也十分齐全。因租金优惠、配套齐全,该项目受到了周边企业职工以及青年大学生们的青睐。
保租房配套齐全,十分受年轻人青睐。记者冷靖华 摄
“能满足年轻人需要的保租房,才是最适合的。”市房管局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需定供,不断探索住房保障新模式。以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为出发点,以盘活市场存量房屋、土地资源为主,降低筹建成本。创新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各区结合资源与特色,通过新建、改建、配建、盘活、纳保“五个一批”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
江岸区利用新供应国有用地建设后湖A10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1147套;武昌区、汉阳区利用城中村产业用地等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积极推动余家湖村项目(1680套)、向阳村项目(1600套)建设;洪山区利用高校资源,推动中国地质大学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85套;江夏区积极推进联投广场商业办公楼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成616套。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市需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今年下半年还将筹集1.31万套(间)以上。后期,重点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将充分利用区位较好、成本较低的城中村产业用地、企事业单位闲置土地组织建设。目前,汉阳区向阳村、武昌区余家湖村项目正在推进。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