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4日讯(通讯员刘一儒)唐代人怎样喝茶?9月23日,武汉图书馆“名家论坛”在江城书房带来《比屋之饮——茶与唐人的生活》讲座,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茶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陆晗昱从唐代饮茶风俗与茶文化、茶与酒的关系,向听众讲解唐代茶文化。
主讲老师陆晗昱。
陆晗昱介绍,唐代饮茶风气遍及南北,流于边疆塞外并向域外传播,形成了宫廷茶风、文人风雅、“闾阎”茶风等日常生活风俗;孕育的茶道思想,用艺术气息点缀于日常生活,达到物与我的交融、天与人的合一,为茶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激发了士子文人的情思和审美。
唐代煎茶复原表演。
同时,现场还有由汉阳城市书房·琴台书院带来的唐代煎茶表演与古琴演奏,复原展示了唐代煎茶的步骤,并带听众品尝了来自“唐代”的茶之味。听众一同沉浸式体验唐代茶生活,感受大唐茶文化“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的繁盛景象。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图书馆的公共教育平台向大众传递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弘扬我国悠久深厚的茶文化,助力我国同各国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