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清晨,武昌这条老街上排满食客,店龄起步20年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3-10-22 09:0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吃了冒?”“冒咧”“走咧,搞碗糊汤粉,算我的。”……

最新鲜牛肉的牛肉面:去晚了就站着吃

早上7时,水陆李记秘制牛肉粉门口排起了长队,高矮板凳一字排开。食客小心翼翼地从老板手里接过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牛肉粉,在密集的门口板凳队伍中,快准狠地锁定一把,就这么就地而坐,喝上一口牛肉汤再配上炸得金黄酥脆的面窝,热乎乎的一天就开始了。

别看就这么简陋的一对小板凳,但是“去晚了连板凳都没得坐”真不是虚言。水陆街每一家早餐店,看着其貌不扬,没什么特别,但是个个都是扎根于此数十年的老店,没点真本事是留不下来的。

李记的牛肉选用的都是最新鲜的牛肉,先焯水,切片后再进行卤制,这样才能能保证肉质的软烂入味,劲道可口,甚至连米粉都有讲究,要选用干米粉自己泡发,这样的米粉吃起来更加有劲道。

面对食客的夸赞,李老板有些腼腆,“我们在这条街上开了这么多年,其实做来做去,说到底都是做得街坊的生意,东西好不好邻居的嘴巴是不会骗人的,所以我们在食材上一定要对得起顾客,有时候时间久了,有些顾客一来我都知道他们要什么口味的,要宽粉还是细粉,这可能也是我和这些街坊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吧。”说到这,李老板露出了笑容。

凌晨3时用野生鲫鱼熬出糊汤粉

水陆街里藏着的都是几十年的老店,复兴路小学隔壁的明氏糊汤粉也尤其惊艳,他家的糊汤粉一口下去胡椒暗中埋伏,在舌尖鼻腔中直打转,一碗下去,吃的人酣畅淋漓。

“来碗糊汤粉,要大碗的!”

“好嘞,还是配根油条撒?”在操作间忙得飞起的精瘦男人抬起眼眸,看到是老顾客,马上做好了搭配。他就是明氏糊汤粉老板,从1979年开始做糊汤粉,至今已经做了40多年了。

每天凌晨3时,明老板就要开始熬鱼,这是糊汤粉的精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将刚刚捕捞上来的新鲜野生小鲫鱼放入锅里,小火慢炖整整3个小时,直到整个鱼肉全部化在汤里,这一步算是初步成型,一锅精华冒着鲜气儿,再过滤去刺,按比例加入水和调料,最后搅成糊配合定做的米粉,这样,一碗明氏糊汤粉才能端到食客面前,之所以要选用野生鲫鱼,因为新鲜野生鲫鱼的肉质更细嫩,口感更鲜甜,熬煮出来的鱼汤都是奶白色,上面还浮着一层鱼油。

吃鱼糊粉必配油条。明氏的油条炸得焦焦脆脆,恰到好处,多一分嫌硬,少一分嫌软。将油条浸入浓稠的汤汁里,轻轻那么一转,汤汁依附于油条之上,渐渐浸入油条里,吸饱了汤汁的油条带着被辛辣的汤汁中和,一点儿也不觉得腻。

烧麦店里花红茶更是一绝

位于明氏糊汤粉馆对面的彭氏烧麦也算是水陆街的镇街宝店了,这家店在水陆街已经经营了快40年了。口味偏重,面皮微微弹牙,内里的糯米入口即化,每一粒都附着浓郁的胡椒味道,大块的肉粒实在又鲜香。用筷子夹起蒸好的烧麦,皮薄而不散,分量十足。胡椒的辛香中和了油腻,不同层次的口感在口腔中不断融合。

在水陆街生活了60多年的解婆婆称“这家烧麦吃了几十年,味道一直没有变过,吃完烧麦再喝一杯店内免费提供的花红茶,好吃又解腻”。

彭老板介绍,“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做的就是街坊的生意,用料实在,全是手工制作,外面的皮是手擀的,精选的猪后腿纯瘦肉也是手工切丁,烧麦的内馅只有瘦肉、糯米、胡椒、味精、盐,从来不加其他的东西,这40个一笼的烧麦,一天可以卖几十笼,还有的外地游客吃了以后觉得好吃,加了微信购买,山东、北京、山西我们都发过货。”

眼尖的记者发现彭老板在给烧麦洒水时有别于其他烧麦店,很多烧麦店在蒸烧麦时都是用洒水壶洒水,而彭老板在洒水时,用的则是刷子。他也介绍,“洒水也有很多讲究,蒸的过程中一定要揭开笼盖均匀地洒水,洒水不匀或者有淀粉有白点的地方没有洒到水,容易导致烧麦蒸的不够透”。

彭老板说着还拿起了店里的镇店之宝,祖传的茶壶里盛放的花红茶更是清甜解腻,一杯花红茶下肚,还能再吃二两。

水陆街街口的阿斌三鲜豆皮可以说是与水陆街相伴而生的,老板阿斌可以说是在武汉做豆皮的师傅里最会“跳舞”的,不管队伍排得多长,他自有自己的节奏,潇洒地转锅,抹匀蛋液,一把铁铲将馅料抹得均匀又讲究,仿佛做的不是豆皮,是艺术,卖的不是早餐,是情趣。

最后起锅,撒上一把葱花,豆皮激起浓郁的香味,勾得人食指大动。排在后面的食客忍不住往前面挤了又挤。

“来份小份的!”“来两份大份打包!”......

水陆街的这些早餐店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在这里能看到最武汉的清晨,这就是最武汉的过早。

长江日报推出《烟火武汉·寻早》

记者走街串巷探寻早餐街

在武昌区,还有哪里是你心目中最喜欢的那条街

投票并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

(采写 制图 视频剪辑:记者陈晗朵 拍摄:尚冰)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