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全球半数以上,被武汉拿下!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3-10-25 21:5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全球一半以上大跨度桥梁都由

  武汉建桥“国家队”设计建造

  全球十大跨海大桥、

  十大斜拉桥、十大悬索桥

  一半以上都是中国造

  背后都有武汉建桥力量

  如今,武汉建桥“国家队”

  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程中

  阔步迈向“智”造发展新阶段

  续写中国桥梁建设

  现代化强国新的“奋斗史”

  自主研发全套桥梁软件

  “争气钢丝”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成立科研院从事桥梁设计理论研究,30多年来研发了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专业桥梁结构分析软件,令桥梁设计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毫不夸张地说,国际上任何一种桥梁,中国都能自主建造。”中铁大桥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燕庆说。

  中交二航局研制的世界首台(套)集液压提升系统模块化吊装、多点同步快速提升、智能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千吨级跨缆吊机,应用于深中通道。通讯员晏久顺 供图

  建设孟加拉国帕克西大桥时,中铁大桥院自主创新研发的“桥通”软件首次走出国门,与欧美国家的设计软件同台“竞技”,大桥建成后的良好成效证明软件计算结果符合各项标准。每一座世界之最的大桥“诞生”背后,中国自主研发的桥梁软件都在“迭代升级”。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让桥梁自重“变轻”、跨度“拉伸”、承重“增大”、更耐用、“好打理”,越来越多以前被认为不可能建桥的地域也实现遇水架桥的梦想。

  中交二航局研制的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R20000-720,在平衡重技术、结构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应用于常泰长江大桥。通讯员晏久顺 供图

  以桥梁钢产业为例,自南京长江大桥研制“争气钢”开始,大桥院紧盯重大工程需求,与钢铁企业一道主导了中国七代桥梁专用钢的研发应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桥梁钢的全面国产化和技术实力、市场效益双提升,掌握核心竞争优势。

  超高强度主缆钢丝盘条是建设跨海、跨江大桥中的关键材料。过去,这一材料长期被日本垄断。今年3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院首席专家高宗余团队领衔研制的超高强度主缆钢丝成功安装在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上,标志着我国完全突破超高强度主缆钢丝盘条依赖进口难题,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超高强度主缆钢丝。通讯员吴希龙 供图

  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肖海珠介绍,主缆被称作悬索桥的“生命线”。面对跨径如此巨大的悬索桥,主缆架设尤为关键。为保证大桥的跨越能力、节约主缆用量、缩短架设时间,大桥首次采用了抗拉强度2100兆帕的钢丝,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此次主缆架设共节约主缆钢丝约2000吨,缩短施工工期近30天,降低工程造价。  

  展望桥梁行业未来,黄燕庆认为,桥梁智造与绿色建造将提上日程,工厂化、预制化的绿色建造取代传统建造,数字化设计从源头上革新行业,取代图纸实现桥梁设计“可视化”,助力建设更高品质的桥梁。

  蓝色“盔甲”提升施工工效

  自主研发装备“智”造超级大桥

  湖北鄂州长江边,燕矶长江大桥南岸主塔长高超百米,身穿的蓝色“盔甲”正是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智能筑塔机。

  中交二航局研制的基于“竖向移动工厂”的混凝土桥塔工业化建造装备(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通讯员晏久顺 供图

  从高空俯瞰,“盔甲”内的工人、材料、设备有了一道安全防护,行走其中如履平地。  

  “经统计,筑塔机的应用使空中作业人数减少60%,施工效率提升50%,桥塔建设速度由每天增长0.8米升至1.3米。”中交二航局现浇桥塔工业化建造团队负责人李拔周介绍,在燕矶长江大桥南岸主塔,一键操作,筑塔机一个半小时可爬升6米。

  中交二航局在国内首次研制了集墩柱、墩顶块、标准块一体化施工的智能架桥机,应用于深圳盐港东项目。通讯员晏久顺 供图

  “经过专家评审,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智能筑塔机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李拔周说,该装备的“首秀”在世界最高海上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获得业主认可的同时,还吸引国内大批同行前往观摩考察。  

  目前,筑塔机还在不断升级迭代,并应用于一批超级大桥——在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长江上最宽跨江桥梁武汉双柳长江大桥。

  相关报道>>>

  最新披露!新建14座长江大桥

  武汉第12座长江大桥要来了!建成时间……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龚萍 通讯员陈嘉伦 吴希龙 曹雪 晏久顺 孙砚红 视频:主创胡胜 文字龚萍 通讯员陈嘉伦 吴希龙 曹雪 晏久顺 孙砚红 制作 :曹欣怡)

  【编辑:商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