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3日讯“我们小区只有5栋楼,地方不大,老人小孩比较多,就盼着能多一些活动的场所。”11月3日,“区区小事 满满幸福”走进江岸区丹水池街道江北社区统建新干线小区,居民曹女士正向记者分享小区改造后给他们带来的便利:“架空层和广场改造之后,我们又多了好去处。”
居民正在改造后的广场上练习柔力球。记者李奥 摄
记者走进统建新干线小区看到,小区内道路干净整洁,人车各行其道,往里走依次出现亮眼的“头等舱”打卡点,功能不一、各具特色的“车厢”架空层,暖心“候车亭”……
“头等舱”打卡点。记者李奥 摄
江北社区书记陈福华介绍,统建新干线小区有5栋楼房,9个单元,1100户。小区面积有限,居民遛娃、运动等需求与功能活动区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江北社区书记陈福华向记者介绍小区情况。记者李奥 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需求,发动辖区共建单位、物业、下沉党员、志愿者、居民等力量,开展一系列调研,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的改造意愿和真实需求。
“小区名是‘新干线’,楼上可以看到长江,靠近轻轨1号线堤角站,这次改造选用长江或者轻轨相关元素。”社区下沉党员高峻翊最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花样年华“专列”。记者李奥 摄
社区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就小区改造先后商议出十个版本,最终定下来以“和谐号”相关元素作为基础,将小区闲置架空层、广场、凉亭等处进行统一改造,其中架空层的改造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功能区分:有舒心敬老“专列”、巾帼同行“专列”、趣味童心“专列”等。
小朋友正在趣味童心“专列”玩耍。记者李奥 摄
改造后的架空层成了居民的第二个客厅,容纳家庭休闲、日常放松、交友等活动的功能,有效盘活闲置资源,为居民提供了日常休闲的娱乐空间,邻里关系更加紧密。“之前不熟悉的邻居,现在经常约着下楼喝茶、锻炼。”
居民在改造后的广场上遛娃。记者李奥 摄
为了巩固小区的改造成果,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当中,社区广招能人,并发布“列车长”征集令:凡有特长、有组织能力、有责任心并愿意共同建设美丽小区的居民都可以来竞选“列车长”,最终人选由居民们投票表决。
“自从退休之后时间变多了,就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大小活动,也愿意发挥自己的余热做一些事情。”舒心敬老“专列”的列车长徐明告诉记者:“我每天都要来检查专列里运动器材的使用情况,对来这里活动的居民作出必要的安全提醒。”
“列车长”徐明正在巡查。记者李奥 摄
陈福华表示,这次改造后,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被唤醒了,更愿意投身到小区建设中来,有了大家的参与,小区一定会越来越好。社区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将继续努力,通过实际行动,把居民从“你、你们、他(她)、他们(她们)”,转变成“我们”。
(长江日报记者李奥)
关于长江日报5G高清直播车,你还想看↓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