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电动车充电难?这个小区“三三成事”解决挂牌隐患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3-11-11 07:1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施政 通讯员张莺)11月8日下午6时,二七街道东立国际小区居民陈建军骑电动车回家,在楼栋前的智能充电棚里,他熟练地停车、锁车、扫码、充电。“新装的充电棚太方便了,充满还能自动断电,比之前‘飞线’充电安全多了。”

  小区新建的智能充电棚。记者施政 摄

  陈建军所在的东立国际小区建成于2006年,共有37栋居民楼,5680多户居民,常住人口超万人,随着电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电动车充电成为“老大难”。有的居民将电动车推上楼,有的则从家中拉起“飞线”充电,不仅影响小区整体环境,也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今年4月,东立国际小区的电动车充电问题被列入区级挂牌隐患,由江岸区安委办(区应急管理局)予以督办。

  “其实针对电动车上楼的问题,近年来街道、社区都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挨家挨户巡查等,但原来的车棚年久失修,新车棚又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建起来,居民心中自然会有意见。”二七街道操场社区书记韩晶介绍,堵不如疏,为了摘掉“挂牌隐患”的帽子,社区大力新建充电棚,但推进过程一波三折,两次申请“隐患销号”也都被否决……

  6月,东立国际小区申请“隐患销号”,江岸区应急管理局综合监管科科长赵军科来社区检查,“当时社区新建了两三座充电棚,但破损的老充电棚并没有拆,铸铁架都锈蚀了,下雨天有漏电的风险,隐患还存在”。紧接着8月底社区整改后再次申请销号,赵军科检查认为充电棚的数量还是偏少,另外安全规范需要提高,依然没有通过。

  “确实是在建充电棚的过程中不断遇到一些问题,像有业主不同意动用公共维修资金,充电棚怎么建、建在哪里大家也意见不一,还有人担心毁绿。”韩晶说,工作中遇到困难不可怕,发动居民一起参与才能找到方向。操场社区探索建立了“三三成事”机制: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联动定项目;每周三定期议事会商;成立项目方案、施工监督、竣工验收3个居民共管小组,让居民有事一起议、定了一起干,接受居民监督。通过这套机制的运用,充电棚的建设开始顺畅起来。

  小区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加大电动车充电安全宣传,同时在各楼栋形成良性“竞争”——哪个楼栋居民先签字达成合议就先动工。此外,新充电棚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都由居民共管小组全程参与。方案由居民项目方案小组审定。有居民担心毁绿,就邀请其加入施工监督小组,移走一棵树或一片灌木,必须在附近补种。

  在社区、物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原先年久失修的充电棚被拆除,13个新式智能充电棚依次亮相,成为小区“养眼”的风景:白色的防火膜如同张开的翅膀,相比之前的绿色塑料棚既安全又美观;圆弧形钢架结构挡风遮雨,智能充电桩、插座等一字排开,能够满足多辆电瓶车同时充电,还能充满自动断电;地面做了硬化和排水,各项指标都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家住24栋的李婆婆原先一直反对充电棚建在自己单元门口,后来看到别的楼栋建成后效果不错,主动当起了“宣传员”。业委会主任李勇说:“居民对新充电棚普遍表示欢迎,觉得有地方充电,同时安全系数高多了。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还准备再建几个。”

  11月3日,第三次代表区应急管理局来东立国际小区检查的赵军科说,小区充电棚建设让他眼前一亮。“我们严格要求,社区发动居民共同参与,效果好多了。”这一次,东立国际小区顺利实现了隐患“销号”。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