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神农架新华镇石屋头村的村民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几周前,在这个群山环抱、海拔800多米的村庄,村民们在金灿灿的稻田旁载歌载舞,与湖北金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金广”)等共同举办太空香稻丰收节,庆祝今年种植的高端水稻——太空香稻2号喜获丰收,平均亩产收入比去年增长一倍。
作为全国首家从事香稻太空育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内唯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种业企业、2023首届武汉“创新英雄”企业,湖北金广近几年来不断闯关,突破传统创新技术,发力航天育种技术,先后研发推出产量高、品质优和抗性好的太空香稻、太空玉米、太空小麦、太空土豆等系列新品种,获得相关部门审定,正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新品种太空香稻2号在2022年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湖北金广神农架基地2023太空香稻丰收节,村民收割太空香稻。
近年来,湖北金广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不仅建有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湖北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乡村振兴航天育种研究院,还与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展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应用。今年9月,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联合科技攻关合作,双方将共建太空种子智能育种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筛选优良性状太空种子,大幅提升育种效率。
原生态种植,高品质太空香米瞄准中高端市场
11月20日,甘肃定西市,湖北金广董事长高雪刚正带领公司技术专家,与当地商议共建太空土豆种植基地和研发中心合作事宜。按照项目计划,湖北金广将在这里联合打造太空土豆种植、研发和深加工综合性产业基地。
近两年来,湖北金广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创新推出太空香稻、太空彩色油菜、太空大(小)麦、太空紫苏、太空土豆等系列新品种,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加快新品种产业化布局。
10月31日,位于神农架新华镇石屋头村的太空香稻种植示范基地,一片金黄的太空香稻稻田旁,在村民的翩翩起舞中,太空香稻丰收节拉开序幕。该丰收节由国家航天育种科技转化中心、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指导,湖北金广和新华镇联合主办。
“这里很适合种植太空香稻,今年村里种植的太空香稻获得丰收。”省政协驻石屋头村第一书记王平介绍,今年驻村工作队引进湖北金广太空香稻2号,首期打造20亩示范基地,为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找对了路”。
“明年我们将大幅扩大太空香稻种植面积。”新华镇党委书记冯威表示,太空香稻产量高、品质好,每亩为农民带来约4000元的收入,比去年增长一倍,村民种植积极性高,明年将与湖北金广加深合作,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高雪刚介绍,今年公司多个太空香稻种植基地喜获丰收,其中,神农架新华镇石屋头村基地位于群山之中,山清水秀,空气和水质十分优良,太空香稻2号整个种植过程采用原生态种植方式,确保其作为高端大米的高品质。
成立于2015年的湖北金广,是全国首家将香稻种子带上天的科技企业,通过将香稻种子送上太空,经过太空特殊环境的诱变,采用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的先进技术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子,再进行科学生态化种植,生产出的太空香米色泽清白透亮,含有丰富的锌等微量元素,米饭口感香甜软糯易消化,且自带一股浓浓的香味,特别适合儿童、孕妇、老人以及肠胃不适的人群食用。
“太空香米品质和口感等优势突出,且总产量有限,其市场售价要明显高于普通大米。”高雪刚介绍,太空香稻2号成为湖北金广近两年来重点推广的水稻品种,其产品定位瞄准中高端市场。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相继在湖北武汉、恩施、黄冈以及云南、贵州、山东等地试种成功,并进行推广种植。
数字化赋能,携手华科大打造人工智能育种平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而数字化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
近年来,湖北金广紧盯种业科技创新趋势,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力数字农业,借助数字农业技术,大幅提升四大粮食作物新品种的研发、试验和种质筛选效率和精准度,加速繁育出更多原创航天系列品种。
11月22日,湖北金广数字化育种实验室内,公司育种技术人员正在为太空玉米新品种“太空玉12”参加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做相应准备。今年,湖北金广承担2023年度湖北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第一批)高产抗病太空玉米诱变育种科研项目,公司通过建立数字化实验室,高效培育出上百份玉米和水稻材料,再经过筛选实验,培育出“太空玉12”等新品种。
今年9月,湖北金广与华中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基于设施农业和信息技术的太空种子智能育种平台——人工智能航天育种实验室,运用AI技术高效育种。该育种平台将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传统育种中,由人工在田间凭肉眼选择、筛选目标种子,而智能化育种,使用无人机拍照,机器人扫描,将数据传输至AI大脑进行比对,快速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种子,育种效率大幅提升。”高雪刚介绍,太空种子智能育种平台项目攻关目标包括智能育种大脑和无人育种农场技术,其中,智能育种大脑包含开发育种专业领域数据库与育种大脑AI模型,无人育种农场技术将实现针对室内与田间育种场景设计环境指数自动采集系统。
跨越式发展,新品种研发和合作项目“井喷式”增长
“相对于地面环境的诱变,太空拥有很多地表不具备的特殊诱变环境,是创制遗传变异的一个新环境,这使得航天育种的变异频率与幅度均大幅提高。”高雪刚介绍,航天育种为我省育种产业发展提供新平台、新技术、新舞台,是攻克种业“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
近几年来,湖北金广相继研发推出太空香稻2号、太空香稻3号、太空玉16号、太空玉19号、太空彩色油菜、太空大(小)麦、太空紫苏、太空土豆等系列新品种,围绕农作物太空育种领域申请发明专利18项。2020年,公司与浠水县农业农村局在该县戴家洲共建15000亩国家航天油菜育种科研基地。次年,该公司与武汉高科集团、武汉高农集团等共同创办了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武汉科研示范基地,该基地占地500亩,后续将继续扩大基地面积10000亩,作为航天育种太空水稻、玉米、油菜材料筛选和新品种展示园,同时也作为中小学生太空育种科普园。
2021年,该公司与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签订为期十年的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进行水稻、玉米、油菜、中药材等农作物航天科研实验。公司的独特优势和快速发展也吸引了诸多投资方和大型企业的关注,去年12月,一家大型企业与湖北金广签订投资协议,共投资1亿元用于航天育种等项目合作。去年10月,该公司与湖北阳新县白沙镇政府签订中国太空紫苏科研基地共建项目。
近几年来,公司分别与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重点开展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应用。公司拥有相对稳定的水稻、玉米、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共15000亩,分别位于海南、福建、江苏、云南、甘肃、湖北等地。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兴农,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湖北金广迎来跨越式发展。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000万元,2022年营收1亿元,预计今年全年营收约1.3亿元,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水稻、玉米、棉花、油料、大(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AAA级信用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2022年12月27日,公司在香港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迈入资本市场。
(文/图 陈卫东 段海浪)
【编辑:赵可】